我一直很想拜訪愛德華·R·塔夫特——《紐約時報》稱他為“資料界的達芬奇”的人,因為他撰寫了文筆簡潔、圖文並茂的資料視覺化書籍——並邀請他參加我在加州理工學院主持的懷疑論者協會科學講座系列。塔夫特是世界領先的懷疑論核心工具專家之一:如何看穿資訊混淆。
但是我們如何才能負擔得起他這樣地位的人呢? “我的酬金,”他告訴我,“是看看費曼的廂型車。”
已故的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因參與原子彈研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破解保險箱、演奏鼓和駕駛一輛1975年款道奇Maxivan而聞名,這輛車的側面板上裝飾著彎彎曲曲的線條。大多數看到它的人都感到困惑,但偶爾會有人問司機,為什麼他的廂型車上到處都是費曼圖,卻被告知:“因為我就是理查德·費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費曼圖是對非常複雜的量子電動力學 (QED) 世界的簡化視覺表示,其中稱為光子的光粒子用波浪線表示,帶負電的電子用直線或曲線非波浪線表示,線連線處顯示電子發射或吸收光子。在廂型車後門的圖表中(在上面與塔夫特的照片中可見),時間從下往上流動。一對電子(直線)正朝彼此移動。當左側電子發射光子(波浪線連線處)時,該帶負電的粒子向左偏轉;右側電子重新吸收光子,導致其向右偏轉。
費曼圖體現了塔夫特關於分析設計的教導:“好的資料展示有助於揭示與理解機制、過程和動態、因果關係相關的知識。” 我們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事物,並思考著不可見的事物。“證據的視覺化表示應遵循關於定量證據推理的原則。清晰而精確的觀察與清晰而精確的思考融為一體。”
清晰而精確的思考大師與清晰而精確的觀察大師相遇,我稱之為費曼-塔夫特原理:資料的視覺化展示應足夠簡單,能夠放在廂型車的側面。
正如塔夫特在他對太空梭挑戰者號災難的分析中深刻地證明的那樣,儘管塞奧科爾公司(固體火箭助推器的製造商,該助推器爆炸了)為美國宇航局準備了13張圖表,但他們未能傳達低溫與早期飛行中O型環損壞之間的聯絡。塔夫特認為,哥倫比亞號的失事與“官僚主義超理性主義的PowerPoint盛宴”直接相關,其中一張幻燈片包含六個不同的層級(章節和副標題),從而掩蓋了左翼損壞可能很嚴重的結論。在他1970年的經典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中,費曼僅用兩個層級就涵蓋了從天體力學到量子電動力學的全部物理學。
塔夫特將設計過程編纂為六項原則:“(1) 記錄資料的來源和特徵,(2) 堅持執行適當的比較,(3) 論證因果機制,(4) 定量地表達這些機制,(5) 認識到分析問題的固有多元性,(6) 檢查和評估替代解釋。” 簡而言之,“資訊展示應具有文獻性、比較性、因果性和解釋性、量化性、多元性、探索性和懷疑性。”
懷疑性。對於我的專欄來說多麼貼切,這是我的第50篇作品,因為當我請塔夫特總結他的工作的目標時,他說:“簡單的設計,深刻的內容。” 因為我們都需要一個瞄準的目標(“懷疑論者”的一種含義),“簡單的設計,深刻的內容”是本系列的一個合理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