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的概念與零本身一樣古老。我們如何理解虛無的概念?從地球上最好的實驗室真空到太空真空,再到更遙遠的地方,虛無的想法持續吸引著專業人士和公眾。
加入海登天文館館長 尼爾·德格拉斯·泰森,他將主持這場偉大的科學辯論中世界領先的聲音,直播地點為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萊弗拉克劇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J. Richard Gott: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科學教授,《衡量宇宙:宇宙的視角》作者
Jim Holt:科學記者,《世界為何存在?存在主義偵探故事》作者
勞倫斯·克勞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無中生有的宇宙:為何存在事物而非虛無》作者
查爾斯·塞夫:紐約大學新聞學教授,《零:一個危險想法的傳記》作者
伊娃·西爾弗斯坦: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弦、膜和引力》共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