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犬

在動物王國中尋找人類道德的根源?關注犬類,它們懂得公平競爭

每位狗主人都知道狗狗可以學會家規——當它違反規則時,隨後的懇求通常足以確保迅速獲得原諒。但很少有人停下來思考為什麼狗有如此敏銳的是非觀。當研究人員合乎邏輯地在我們最親近的親戚身上尋找與我們自身相似的特徵時,黑猩猩和其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經常登上新聞頭條,揭示了它們天生的公平意識的證據。但我們的研究表明,野生犬科動物社會可能更適合作為早期原始人群的類比——當我們研究狗、狼和郊狼時,我們發現的行為暗示了人類道德的根源。

正如我們在《野性正義》一書中所定義的那樣,道德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利他行為,這些行為培養和調節社會互動。這些行為,包括利他主義、寬容、寬恕、互惠和公平,在狼和郊狼彼此嬉戲的平等方式中顯而易見。犬科動物(犬科動物)在玩耍時遵循嚴格的行為準則,這教會幼犬社會交往的規則,使其社會能夠成功。玩耍還可以建立群體成員之間信任的關係,從而實現勞動分工、等級制度以及在狩獵、撫養幼崽和保衛食物和領地方面的合作。由於這種社會組織與早期人類的社會組織非常相似(正如人類學家和其他專家認為的那樣),研究犬科動物的玩耍可能為了解允許我們祖先社會成長和繁榮的道德準則提供一瞥。

遵守規則玩耍
當犬科動物和其他動物玩耍時,它們會使用諸如用力咬、騎跨和身體猛擊等動作,這些動作很容易被參與者誤解。然而,我們其中一人(貝科夫)和他的學生多年來進行的細緻的影片分析表明,個體仔細地協商玩耍,遵循四條一般規則來防止玩耍升級為打鬥。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清晰地溝通 動物宣佈它們想玩耍而不是打鬥或交配。犬科動物用鞠躬來徵求玩耍,前肢蹲伏,後腿站立(上圖)。鞠躬幾乎完全在玩耍時使用,並且高度刻板——也就是說,它們看起來總是相同的——因此“來和我玩”或“我還想玩”的資訊是明確的。即使當個體在玩耍鞠躬後做出看似具有攻擊性的動作,例如露出牙齒、咆哮或咬人時,它的同伴也只在大約 15% 的時間內表現出順從或迴避,這表明它們相信鞠躬的資訊,即隨之而來的一切都是為了好玩。信任彼此誠實的溝通對於順利運作的社會群體至關重要。

注意禮儀 動物會考慮其玩伴的能力,並進行自我讓步和角色互換,以創造和維持平等的立足點。例如,郊狼可能不會像它能做到的那樣用力咬它的玩伴,從而自我讓步以保持公平。而一個佔優勢地位的群體成員可能會進行角色互換,翻過身來(一種順從的標誌,她在真正的攻擊中永遠不會提供這種標誌),讓地位較低的玩伴輪流“獲勝”。人類兒童在玩耍時也會這樣做,例如,在模擬摔跤比賽中輪流壓倒對方。[有關兒童玩耍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梅琳達·溫納的“認真對待玩耍的必要性”;大眾科學思維,2009 年 2 月/3 月。] 透過這種方式保持公平,群體中的每個成員都可以與其他每個成員一起玩耍,建立使群體具有凝聚力和力量的紐帶。

承認錯誤 即使每個人都想保持公平,玩耍有時也會失控。當動物行為不端或意外傷害了它的玩伴時,它會道歉——就像人類一樣。在一次猛烈的咬傷之後,鞠躬傳達的資訊是:“對不起,我咬你太狠了——無論我剛才做了什麼,這仍然是玩耍。別走;我會公平地玩耍。”為了讓玩耍繼續下去,另一方必須原諒錯誤行為。而寬恕幾乎總是被給予;在玩耍以及日常群體生活中,理解和寬容都很豐富。

誠實 道歉,就像玩耍的邀請一樣,必須是真誠的——那些繼續不公平玩耍或發出不誠實訊號的個體將很快發現自己被排斥。這造成的後果遠比僅僅減少玩耍時間更大;例如,貝科夫的長期實地研究表明,不公平玩耍的幼年郊狼最終會離開它們的群體,並且比那些留在群體中的個體死亡的可能性高出四倍。違反在玩耍期間建立的社會規範對延續自己的基因不利。

因此,公平競爭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進化適應,它允許個體形成和維持社會聯絡。犬科動物,像人類一樣,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網路,並遵守維持穩定社會的行為準則,這對於確保每個個體的生存是必要的。基本的公平規則指導著社交玩耍,類似的規則是成人之間公平的基礎。這種道德智慧在野生犬科動物和家犬中都如此明顯,可能與我們早期人類祖先的道德智慧非常相似。正是這種是非觀可能使人類社會得以蓬勃發展並遍佈世界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