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思想控制動物的運動。使用掃描大腦活動的頭戴裝置監控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當然,還有更熟悉的耳蝸植入體,幫助聾人聽到聲音,或者深部腦刺激器,幫助帕金森病患者恢復功能性活動能力。
這就是神經技術——一種新的、可能具有革命性的技術,有望改變我們的生活。面對當今全球的挑戰,我們需要革命性的技術來幫助世界應對。
坦率地說,神經技術是我們令人震驚的嘗試,旨在將人腦與機器、計算機和行動電話連線起來。雖然腦機介面(BCI)是神經技術的核心,但更廣泛的定義是能夠收集、解釋、推斷或修改神經系統任何部分產生的資訊的技術。為什麼?為了開發治療精神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除了醫療保健,它很快就可以應用於教育、遊戲、娛樂、交通等等領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存在隱患:在神經技術的開發或部署方面,目前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法規或保障措施。我們需要它們——我們非常需要它們。我們必須制定關於神經技術的原則和政策、技術保障措施以及國家和國際法規。
神經技術到底是什麼?
它有不同的型別——有些是有創的,有些是非侵入性的。侵入性腦機介面涉及將微電極或其他型別的神經技術材料直接放置在大腦上,甚至嵌入到神經組織中。其目的是直接感知或調節神經活動。
這種技術已經提高了患有不同疾病或損傷的人的生活質量和能力,從癲癇到帕金森病再到慢性疼痛。有一天,我們可能會將這種神經技術裝置植入癱瘓的人體內,使他們能夠僅憑思想輕鬆控制電話、計算機和假肢。2017年,截癱患者羅德里戈·胡布納·門德斯利用神經技術用意念駕駛賽車。最近,一種侵入性神經技術裝置以與典型打字相匹配的速度,即時準確地解碼了想象中的筆跡動作。研究人員還展示了侵入性神經技術如何讓肢體缺失或受損的使用者透過假肢感受到觸控、熱和冷。
還有非侵入性神經技術,可用於類似的應用。例如,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可穿戴裝置來推斷一個人的預期言語或動作。這種技術最終可能使患有語言或運動障礙的患者——例如,閉鎖綜合徵患者——更容易、更有效地溝通。
非侵入性神經技術也用於疼痛管理。IBM 研究人員與波士頓科學公司合作,正在應用機器學習、物聯網和神經技術來改善慢性疼痛治療。
所有這些已經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但還有一些神經技術真正突破了界限。它不僅可以感知或讀取神經資料,還可以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地進行調節。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進展迅速。
一個令人震驚的例子是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拉斐爾·尤斯特的工作。他的團隊記錄了一隻正在執行某個動作(例如舔舐以獲得獎勵)的小鼠的神經元活動。後來,研究人員重新激活了這些相同的神經元,並讓小鼠執行相同的動作,即使這隻齧齒動物當時並不打算這樣做。其他神經科學家也使用類似的技術在兩隻齧齒動物的大腦之間轉移學習任務,並將虛假記憶植入動物的腦海中。這非常了不起。
風險、倫理和監管
儘管如此,神經技術仍處於其技術旅程的黎明期。隨著它變得越來越普遍,我們必須考慮它可能帶來的風險、圍繞它的倫理以及必要的監管。我們必須預測並處理與這項技術的開發、部署和使用相關的各種影響。任何神經技術應用都應考慮對個人的自主權、隱私、責任、知情同意、完整性和尊嚴的潛在影響。
如果有人因為用於招聘的神經技術應用程式背後的演算法錯誤地解釋了他或她的神經資料而面臨就業歧視怎麼辦?如果罪犯獲得了國防部長的先前或當前的神經資料並竊取了最高機密資訊怎麼辦?當我們不僅監控某人的神經資料,而且還解釋它,解碼人的思想時,倫理擔憂就會增加——這對準確性和精神隱私都有影響。
一個棘手的問題是,神經系統產生的大部分神經資料都是無意識的。這意味著非常有可能在不知不覺或無意中向神經技術提供原本不會提供的資訊。因此,在神經技術的某些應用中,一個人頭腦中的隱私推定可能不再是一種確定性。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神經技術挑戰著企業、研究人員和個人,要求他們重申我們對負責任創新的承諾。至關重要的是要加強保障措施,以便它們在公司、國家和國際層面帶來有益的長期成果。我們需要確保神經技術的研究人員和製造商以及政策制定者和消費者以負責任和合乎道德的方式對待它。
讓我們現在就採取行動,避免神經技術成熟後可能出現的任何未來風險——為了人類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