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克隆者

禹錫黃的前合作者從醜聞陰影中走出。

作者:David Cyranoski

對於一個剛剛結束40個月審判的人來說,李柄天顯得異常精力充沛。“他是豬;我是狗,”這位首爾國立大學的克隆專家笑著說,以此來區分他的報告和他即將發言的初級研究員的報告。

李在10月29日在日本和光的腦科學研究所發表演講,他是禹錫黃的前學生和合作者,但與黃禹錫不同,李柄天保留了他的大學職位。他被認為是世界首隻克隆狗斯納皮背後的力量¹。這是黃禹錫實驗室唯一一篇未在2006年1月被認定為欺詐的主要論文(參見“判決:黃禹錫的人類幹細胞均為偽造”)。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2006年5月,李柄天因在醜聞期間獲取和使用資金方面的作用而被指控犯有挪用公款和欺詐罪。2009年10月29日,當黃禹錫被判處緩刑時,李柄天與案件中其他四人一樣,被勒令支付罰款。罰款金額將在本月決定。

但在審判進行期間,李柄天創造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克隆和轉基因犬名單。其中包括三隻阿富汗母犬(Bona、Hope 和 Peace,李稱之為“斯納皮的女朋友”,儘管 Bona 和 Hope 與斯納皮一起繁殖的 10 只幼犬證明克隆夫婦可以擁有健康的後代,但都是透過人工授精實現的);三隻使用死後細胞的雄性狼(“為了表明拯救瀕危物種,如狼,是可能的”);比格犬(因為“狗是人類疾病建模的最佳選擇”);以及第一隻轉基因狗(一隻比格犬,被稱為 Ruby Puppy 或 Ruppy,它具有紅色熒光蛋白,使其鼻子、爪墊和爪子呈紅色,即使肉眼也能看到)。李的團隊還培育了七隻金毛尋回犬——韓國最好的緝毒犬的克隆體。

“狗可以交流和服從,”李說。“這就是我專注於它們的原因。”

該團隊的克隆效率已從製作斯納皮時的每1195個卵子產生1只活體克隆,躍升至現在的每100個卵子產生約3只。

“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生產出如此多的動物和如此多的品種,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日本神戶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的鼠克隆先驅若山照彥說。

人類最好的朋友

李希望狗——已經用作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模型——將透過克隆和轉基因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但若山照彥懷疑狗是否會作為模型動物流行起來,因為它們仍然相對難以克隆,並且存在巨大的倫理阻力。“至少在日本,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偉大的成果不會對動物克隆的整體發展做出貢獻。”

艾倫·科爾曼曾參與克隆綿羊多莉的團隊,他對該團隊的生產力同樣印象深刻,但也持懷疑態度:“對於某些疾病,狗為人類疾病提供了最好的動物模型。” 但科爾曼表示,使用克隆狗或轉基因狗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問題,因為狗在人類情感中佔據著首要地位”,科爾曼目前在新加坡 A*STAR 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工作。

儘管如此,李柄天的克隆和轉基因狗正引起人們的興趣。他正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究慢性肉芽腫病——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白細胞疾病,並與南卡羅來納大學合作研究阿爾茨海默病。

腦科學研究所的行為遺傳學家糸原重美對克隆可能揭示的大腦功能感到非常興奮。“由於物種在性格和認知方面的差異,狗對於高階大腦秩序的基礎遺傳學研究具有巨大的價值。透過消除物種內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克隆狗將顯著提高這些資料的價值,併為神經科學做出革命性的貢獻。” 李目前尚未開展此類行為研究,但希望有合作者出現。

熟悉的競爭對手

但當李柄天試圖證明他的動物克隆的實際價值時,他面臨著來自他以前的導師的激烈競爭。在首爾郊外一家由私人資金資助的實驗室裡,黃禹錫正在進行類似的研究。

兩個實驗室都在研究可以產生用於移植到人體內的組織的轉基因豬。“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真的非常相似,”李說。

這兩個實驗室仍然是僅有的兩個克隆狗的實驗室。李柄天與 RNL Bio 合作克隆狗,RNL Bio 是一家總部位於首爾的公司,從首爾國立大學分離出來,其技術基於李柄天和黃禹錫開發的技術。黃禹錫曾為加利福尼亞州米爾谷的 BioArts 克隆過狗。

這兩家公司一直相互陷入法律糾紛。BioArts 聲稱,它於 2008 年 5 月從位於奧斯汀的 Start Licensing 購買的許可證(該公司擁有涵蓋克隆綿羊多莉的技術的專利)賦予了它克隆狗以及貓和瀕危物種的專有權。在 BioArts 的敦促下,Start Licensing 起訴 RNL 侵權。但在 9 月,在該訴訟仍在進行中時,BioArts 撤回了其克隆狗服務。

RNL 還聲稱擁有獨家克隆狗的權利,這基於其於 2008 年 6 月從首爾國立大學購買的許可證。在韓國的另一起審判中,RNL 試圖透過執行其來自首爾國立大學的專利來阻止黃禹錫克隆狗。黃禹錫說服法庭,他對克隆程式進行的調整構成了一種不同的方法,2009 年 8 月,法院駁回了 RNL 的主張。

如果克隆技術要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還需要改進。憑藉其大學職位的支援,李柄天認為他的團隊將擊敗黃禹錫。“[我們]可以獲得最優秀的人才,”他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