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與大腦區域過度連線有關

大腦區域在抑鬱症中可能過度交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就像不堪重負的交通警察一樣,抑鬱症患者的大腦可能會以功能失調的方式在區域之間傳遞訊號。最近的腦成像研究表明,參與情緒、注意力和有意識思維的大腦區域過度連線,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導致抑鬱症中常見的注意力不集中、焦慮和記憶問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學家安德魯·萊希特及其同事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腦電圖(EEG),測量了抑鬱症患者靜息狀態下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邊緣系統和皮質區域共同產生和處理我們的情緒,它們之間互相傳送大量的神經資訊——遠多於健康患者的大腦。萊希特說,這些訊號可以放大抑鬱症患者的負面想法,並像白噪聲一樣,淹沒其他讓他們繼續前進的神經資訊。

中國湖南省中南大學精神病學家姚樹橋的另一項研究,對這兩個區域的過度連線性提出了更細緻的看法。在四月發表於《生物精神病學》雜誌上的研究中,姚和他的同事報告說,在更易於反芻(即不斷重複負面想法的行為)的患者中,某些皮質邊緣迴路之間的連線更強。其他皮質邊緣迴路中連線性較弱則與自傳體記憶障礙有關,這是抑鬱症中出現的另一個常見特徵。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些連線性變化是抑鬱症的原因還是結果。然而,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電休克療法(以前稱為休克療法)既能緩解抑鬱症的症狀,又能降低皮質系統和邊緣系統交匯處的樞紐的連線性。蘇格蘭阿伯丁大學的心理學家、主要作者詹妮弗·S·佩林說,這些結果證實了過度連線性是大腦中抑鬱症的一個標誌,應該為新藥和治療方法提供一個靶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