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失調不僅僅是關於食物。這一點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很清楚了,但研究人員仍在努力理清諸如暴食症 (BED) 和貪食症等疾病的複雜心理、文化和生理根源。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飲食失調與注意力缺陷和自我意識差有關。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瑞士日內瓦大學的心理學家測試了三組人群的認知能力——患有 BED 的肥胖個體、沒有 BED 的肥胖個體和一個正常體重的對照組。他們發現,肥胖參與者在抑制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存在困難。這些認知缺陷在 BED 組中最為嚴重,作者在去年 8 月的《Appetite》雜誌上寫道,這表明“隨著飲食失調程度的增加,抑制和認知問題也呈連續增加的趨勢”。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8 月刊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低執行功能——自我理解和自我調節的認知能力——與肥胖和 ADHD 症狀都相關。其他幾項研究也將分心與暴飲暴食聯絡起來。該研究發現,專注於用餐與當天晚些時候進食較少有關——儘管對於患有 ADHD 的人來說,這種專注可能具有挑戰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總而言之,這些結果表明,暴食症的治療可能需要包括加強注意力和自我意識等心理功能。
去年 9 月《Journal of Black Studie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探索種族認同對自我理解的影響也有助於預防飲食失調。該研究使用調查發現,具有較高種族認同感的非裔美國女性不太可能患上暴食症和貪食症,而對於白人女性來說,較高的種族認同感則會增加飲食失調的風險。該研究的作者,馬里蘭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瑪麗·舒特爾沃思解釋說,白人理想往往強調苗條,並且嚴格關注外貌,而非裔美國人的審美理想通常包括“除了外貌之外的自我其他方面;接受不同的體型和尺寸;並允許美麗涵蓋個性、風格或態度”。她建議,預防計劃可以側重於在所有人(無論種族)中培養非裔美國人種族認同的特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