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
潛水鐘首次亮相
尋寶者穿上簡陋的潛水鐘,在羅馬附近的一個湖底搜尋為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建造的兩艘鑲滿珠寶的船隻。桶狀的鐘罩套在脖子和肩膀上,可以容納足夠的空氣供潛水員搜尋長達一個小時。
1620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第一艘潛艇建成
十幾個人操作著世界上第一艘潛艇,船槳穿過船舷上的孔洞伸出,孔洞用皮革密封。荷蘭發明家科內利斯·德雷貝爾在泰晤士河上為英國國王進行試驗。
1691
桶裝氧氣輸送
以哈雷彗星聞名的英國人埃德蒙·哈雷透過向下輸送裝有氧氣的加重桶作為補充,延長了潛水鐘的空氣供應。
1715
潛水服存在缺陷
英國人約翰·萊斯布里奇創造了一種早期的潛水服,看起來像一個水平的桶,手臂孔用皮革密封。由於軀幹和四肢之間的壓力差,他未能到達很大的深度。
1788
潛水鐘升級
美國人約翰·斯米頓增加了一個空氣儲存罐,罐上裝有一個手動泵,可以將空氣透過軟管抽到水面。單向閥防止空氣從軟管返回。
1864
鋼肺啟發水肺
法國人伯努瓦·魯誇約爾和奧古斯特·德奈魯茲獲得了“氣囊”的專利,這是一種早期的水肺形式。潛水員透過隔膜和閥門從氣罐中吸入空氣。地面的空氣透過軟管泵入氣罐以重新填充。
19世紀70年代
呼吸器迴圈利用空氣
英國人亨利·弗萊斯發明了一種呼吸器,這是一種閉路系統,可向潛水員供應壓縮氧氣,同時使用浸泡過苛性鉀的繩索吸收撥出的二氧化碳。
1900
海軍建造潛艇
愛爾蘭移民約翰·霍蘭為美國海軍建造了一艘由汽油和電力驅動的現代潛艇。他的模型“霍蘭”號很快流行起來,類似的艦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世界各地的海軍中首次亮相。
1919
戰爭催生聲納
英國和法國海軍設計了一種聲納系統來探測潛艇。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它被安裝在驅逐艦上。
1934
探險家沉入鋼球
兩名男子在一個重達兩噸半的空心鋼球(稱為深海球)內,創造了半英里深的潛水記錄。來自母船的鋼纜將他們放下和吊起,第二根電纜為電話和燈光供電,一根管子提供空氣。
1943
潛水員深呼吸
探險家雅克·庫斯托和工程師埃米爾·加尼昂設計的“水肺”開始銷售。這項水肺技術包含一個自動按需閥,可在潛水員每次呼吸時為其提供新鮮空氣。它仍然是當今水肺潛水員使用的基本系統。
1955
尋找金屬發現板塊
科學家使用一種稱為磁力儀的水下金屬探測器對海底進行勘測,該探測器拖在船後。調查顯示,海底金屬呈條紋狀分佈,這確定了海底的年代,併為板塊構造理論提供了證據。
1960
人類到達最大深度
美國海軍的“的裡雅斯特”號是一艘直徑6.5英尺的深海潛水器,頂部裝有一個50英尺的汽油罐,它到達了任何海洋中最深的點,即馬裡亞納海溝底部七英里深處——儘管窗戶破裂。
20世紀60年代
科學家部署機器人
美國海軍資助了遙控潛水器的開發:水下機器人,船上研究人員透過遙控操縱它們來收集資料或虛擬探索沉船。
20世紀70年代
機器獨立行動
華盛頓大學在北極部署了一輛自主水下航行器。它被預先程式設計為收集資料並在沒有人工操作員的情況下完成任務。自主和遙控潛水器的進步使科學家能夠觸及 98% 的海底。
1980
水下影片出現
“泰坦尼克號”殘骸的發現者羅伯特·巴拉德發明了一種水下攝像機,可透過光纖將即時影片流傳輸到水面,供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觀看。
2014
潛水員發現新的靈活性
一個在希臘挖掘沉船的團隊測試了外骨骼潛水服,這是一種裝甲潛水服,可將內部壓力維持在海平面,使潛水員能夠到達 1,000 英尺的深度,持續長達 40 小時。
大眾科學線上 有關安提基特拉島探險的部落格和照片,請訪問 ScientificAmerican.com/jan2015/hi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