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稀樹草原上,母獅會毫不憐憫地捕殺並撕碎獵物。然而,對於我們這些能夠想象到牛可能會感到疼痛、快樂和恐懼的人類來說,享用動物的肉可能具有道德上的弦外之音。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已經發展出一種心理工具來幫助我們應對我們肉食天性的現實:否認。
在一項排除了素食主義者的研究中,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心理學家布羅克·巴斯蒂安和他的同事首先要求參與者承諾吃肉片或蘋果角。在吃東西之前,每個人都寫了一篇 essay 描述被屠宰動物的完整生命週期,然後評估了牛或羊的智力。那些知道自己稍後必須吃肉的參與者對動物思維的評估要保守得多,平均而言,他們否認動物能夠思考和感受痛苦。這項研究於去年 10 月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上。
巴斯蒂安說:“人們否認動物具有思維能力,以便讓他們在食用動物的行為中減少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儘管人類有能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或者為動物著想——但這樣做並不總是有幫助的。生活在肉食文化中的人們可能已經發展出這種否認策略,以便更好地將他們的道德觀與他們的傳統相協調,從而使他們可以繼續食用肉類而不會被內疚感所困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本文以印刷版標題《食肉動物的困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