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近期關於我們體內細菌的爆炸性研究時,腸道微生物群搶盡了風頭。但細菌也存在於女性的乳房組織中——根據《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這些微生物的混合可能對健康產生同樣重要的影響。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安大略省西安大略大學的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格雷戈爾·裡德說,研究結果“表明,乳房中的微生物,即使含量很低,也可能在乳腺癌中發揮作用——在某些情況下增加風險,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降低風險”。
在美國,八分之一的女性在一生中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其病因仍然不明。年齡、遺傳傾向和環境變化通常被認為是相關的因素——根據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細菌可能是其中一種環境因素。例如,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許多研究就發現母乳餵養與較低的乳腺癌風險有關,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可能是因為母乳支援有益微生物的生長。
裡德和他的團隊決定沿著這條思路進行研究。他們分析了從 58 名因良性或惡性腫瘤而接受腫塊切除術或乳房切除術的女性,以及 23 名接受隆胸或縮胸手術的健康女性的乳房組織樣本中發現的細菌 DNA。他們發現,患有乳腺癌的女性體內某些型別的細菌水平較高,包括腸桿菌科、葡萄球菌屬和芽孢桿菌屬。沒有患癌症的女性體內其他型別的細菌水平較高,例如乳球菌屬和鏈球菌屬。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聖莫尼卡約翰·韋恩癌症研究所研究乳腺癌的免疫學家德爾菲娜·李說,乳房中含有微生物本身並不令人驚訝,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乳房透過乳頭和導管系統暴露於外部環境。細菌也可以透過皮膚傷口和其他機制進入組織,”她解釋說。“但我們尚不確定的是,某些細菌是否在乳腺腫瘤附近被發現是因為它們引起乳腺癌,還是因為它們只是在腫瘤環境中茁壯成長。”
如果某些細菌確實會引發癌症,它們會如何做到這一點?一些腸桿菌科和葡萄球菌屬微生物似乎會引起 DNA 損傷——這是已知的癌症發展途徑。其他細菌可能會引發炎症。裡德說,確切的機制必須在進一步的動物研究中進行探索,但他最終希望研究人員能夠使用患者的細菌組成作為癌症篩查的生物標誌物,或者開發益生菌來改善預後和治療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