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視覺處理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大腦中的單個區域是否負責僅識別一個物體或多個物體。到目前為止,對於後一種觀點幾乎沒有出現證據。在週五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兩項不同的研究表明,這兩種機制都在發揮作用,具體取決於你正在看什麼,暗示最終答案可能介於相互競爭的理論之間。
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大腦右側後部的一個稱為紋外體區 (EBA) 的區域,在磁共振成像 (MRI) 下,對身體和身體部位的圖片(而非面孔)的反應比對無生命物體的反應更強烈。威爾士大學的保羅·唐寧及其同事寫道:“這些發現表明,EBA 是一個專門處理人體視覺外觀的系統。” 到目前為止,他們尚未在同一通用區域中發現其他專門用於其他類別物體的區域。
也許那是因為這樣的區域並非總是存在。在第二項研究中,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詹姆斯·哈克比及其同事發現,面孔、房屋、貓、瓶子和其他人造物體導致顳葉皮層中的多個區域在 MRI 下以不同的強度亮起。每種物體都會引起獨特的反應模式,並且對一種物體反應最強烈的點也會對其他物體產生反應。因此,不同的區域似乎協同工作以識別不同的事物。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同一期雜誌上發表的另一篇評論中,普林斯頓大學的喬納森·科恩和弗蘭克·唐指出,這些研究不一定相互矛盾。儘管雙方都有根據自己的理論看待對方結果的方式,但科恩和唐寫道,“謹慎表明,任何極端情況都不太可能是正確的。” “我們可能會發現,更詳細的理論自然會落在中間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