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優勢:第二語言提升認知能力

學習第二語言可以提升孩子的大腦能力

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第二語言,但美國很少有孩子這樣做。在美國,只有9%的成年人能流利使用一種以上的語言。在歐洲,這個數字接近50%。美國教育部長阿恩·鄧肯在去年12月的一次外語教育會議上說:“美國離成為像我們許多經濟競爭對手那樣的多語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部分問題在於,美國學生通常要到高中才接觸第二語言,即使這樣,外語培訓也很少是強制性的。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儘早開始學習第二語言,他們更有可能學會,但根據美國教育部的資料,2008年,美國只有四分之一的小學提供某種形式的外語教學。

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源於一種信念,即過早教孩子外語可能會導致口頭錯誤和延誤,因為兩種語言之間會產生干擾。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相反的情況:雙語養育實際上可能促進某些語言和認知技能的發展。這些能力包括思維靈活性、抽象思維和工作記憶,工作記憶是一種對學習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的短期記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複雜的資訊
直到19世紀中期,雙語在美國還是很普遍的。但在19世紀80年代,民眾情緒開始反對移民,心理學家宣稱,接觸一種以上語言會讓兒童在智力上低人一等。儘管研究人員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否定這些早期研究,但兒童需要選擇一種主導語言的觀點仍然存在。神經科學家勞拉-安·佩蒂託說:“仍然存在這樣一種假設,即大腦預設只適應一種語言。”她現在在華盛頓特區的加勞德特大學工作。

根據這一假設,雙語兒童的大腦處於持續的拉鋸戰中,這會導致口頭延遲和對使用哪種語言的困惑。但在2001年開始的一系列研究中,佩蒂託和她的同事發現,10歲之前接觸兩種語言的兒童在語言發展的關鍵里程碑(如說出第一個詞和學會閱讀)方面,與他們的單語同齡人同步,並且沒有表現出語言汙染或混亂的跡象。“這些孩子從一開始就明白他們有兩種不同的語言,”她說。“他們並不困惑。”

最近的研究表明,兒童不僅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區分兩種語言,而且接觸第二語言的認知益處早在嬰兒期就開始顯現。在2009年對“嬰兒床雙語者”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匈牙利中歐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艾格尼絲·科瓦奇和義大利國際高階研究學院的雅克·梅勒使用視覺測試來測量神經科學家所說的前語言期七個月大嬰兒的認知靈活性。科瓦奇想看看嬰兒能多快適應不斷變化的規則。他們教嬰兒一種由類似語音的聲音組成的模式。在序列結束時,一個木偶形式的視覺獎勵會出現在電腦螢幕的某個部分。人們期望嬰兒學會給定的聲音模式預示著木偶會在那個位置出現。雙語和單語嬰兒都表現出他們同樣很好地將聲音序列與木偶的位置聯絡起來,他們會看向正確的位置等待木偶出現。但是,當科瓦奇修改序列——並移動木偶時——雙語嬰兒會進行調整,將他們的預期目光轉移到新的位置。然而,單語嬰兒繼續在原來的位置尋找木偶。

塑造大腦
其他研究表明,一旦孩子開始說話,雙語養育可以提高其他認知技能。在201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的心理學家埃絲特·阿迪-賈法和她的同事發現,當被要求畫一棟奇特的房子或花時,四到五歲的雙語兒童比他們的單語同齡人表現出更多的創造力。單語兒童傾向於畫缺少花瓣或葉子的花,而雙語兒童則畫出想象中的混合物,如“風箏花”和“機器人房子”,這表明他們具有更強的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與此同時,佩蒂托實驗室2008年的一項研究資料表明,在英語家庭長大的孩子中,在西班牙語和英語各半的學校上學的孩子在閱讀測試中比那些只參加英語課程的孩子表現更好。

幾項研究還將雙語與工作記憶的改善聯絡起來,工作記憶與閱讀和數學技能有關。多倫多約克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倫·比阿利斯托克說:“令人震驚的是,許多益處是非語言性的。”在未發表的研究中,比阿利斯托克和她在中國的南京大學的合作者發現,在兩項工作記憶測試中,七歲的雙語兒童的表現優於他們的單語同齡人——一項測試要求他們回憶和重新排列一系列數字,另一項測試要求他們重 tracing 一隻動畫青蛙在電腦螢幕上跳躍的模式。

所有這些認知差異都暗示,學習第二語言會調整發育中的大腦的結構。雖然標準的腦部掃描技術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通常不推薦用於幼兒,但一種相對較新的非侵入性神經影像技術,稱為功能性近紅外光譜 (fNIRS),現在使科學家能夠將雙語兒童的大腦與他們的單語同齡人進行比較。到目前為止的研究表明,單語和雙語大腦的語言區域發育相似,但某些區域,如下額葉皮層(與語言和思維技能有關),在雙語兒童中似乎更活躍,尤其是在他們閱讀時。

研究人員表示,熟練掌握第二語言的最佳方法是從小開始並經常練習。“語言訓練必須是系統的,”科瓦奇說。專家指出,每天接觸第二語言是理想的。在多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達到這種接觸水平,但來自單語背景的孩子可能需要更集中的指導。一種解決方案可能是沉浸式學校,這些學校用非主要語言(如西班牙語或漢語)教授一些課程。為這些專案提供資金和人員配置很困難,但它們在美國和加拿大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有些學生能流利地掌握,有些則不然。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比阿利斯托克說。“應該允許每個人都成為雙語者。”

(延伸閱讀)

  • 來自雙語大腦和思維跨生命週期的新發現:對教育的啟示。勞拉-安·佩蒂託,發表於《心智、大腦與教育》第3卷,第4期,第185-197頁;2009年。

  • 多語言的益處。賈裡德·戴蒙德,發表於《科學》第330卷,第332-333頁;2010年。

埃麗卡·韋斯特利是一位居住在西雅圖的作家和記者。她的作品曾發表在《大眾科學》、《自然醫學》和《紐約時報》等媒體上。

更多作者埃麗卡·韋斯特利的文章
SA Mind Vol 22 Issue 3本文最初以“雙語優勢”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22卷第3期(),第38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71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