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太陽在大約五十億年後走到盡頭時,它將衰變成一顆靜止的白矮星。更大的恆星會發出巨響——那些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恆星會以足夠的活力坍縮,從而引發超新星爆發,這是宇宙中最劇烈的事件之一。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懷疑存在一種比普通超新星還要大的恆星爆炸型別——“對不穩定性”超新星,其能量是普通超新星的100倍。在過去一年中,兩組天文學家終於發現了它,一舉重繪了我們這個宇宙中事物可以有多大的極限。
所有恆星都透過壓力來平衡引力。當氫等輕元素在恆星核心聚變時,反應會產生向外壓力的光子,從而抵消引力的拉力。在更大的恆星中,核心的壓力足夠高,可以聚變氧和碳等更重的元素,產生更多的光子。但在質量超過100個太陽質量左右的恆星中,出現了一個問題。當氧離子開始相互聚變時,反應釋放的光子能量非常高,它們會自發地嬗變成電子-正電子對。沒有光子,就沒有向外的壓力——恆星開始坍縮。
接下來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之一。坍縮會產生更大的壓力,重新點燃足夠的氧氣以產生能量爆發。這種爆發足以丟擲恆星的外層,但不足以產生完整的超新星。這個迴圈可能會以脈衝的形式重複——天文學家稱這種情況為“脈動式”對不穩定性超新星——直到恆星失去足夠的質量,最終以普通的超新星結束其生命。由加州理工學院的羅伯特·M·昆比領導的一個團隊宣佈,他們已經識別出其中一個,並已提交論文以供發表。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恆星真的很大——這裡我們說的是超過130個太陽質量——坍縮發生得如此之快,並聚集了如此大的慣性,以至於即使聚變氧也無法阻止它。如此多的能量在如此小的空間內產生,最終整個東西都爆炸了,不留下任何殘餘物。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阿維謝·加爾-亞姆說,這是“真正的大事”,他的團隊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聲稱,他們發現了第一顆成熟的對不穩定性超新星(《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
在這些發現之前,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附近星系中的巨型恆星會在死亡前脫落大部分質量,從而排除了對不穩定性超新星的可能性。現在,隨著這些最大的爆炸以壯觀的方式宣告自身的存在,這些想法正在被重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