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彼得·姆維特是一位稜角分明的辛巴威男子,20多歲,2002年我見到他時,他正在馬裡馬裡定居點為他那小小的菜地除草。這塊100平方米的地塊——大約相當於典型的郊區後院大小——被兩米高的圍欄圍起來,圍欄是用從灌木叢中砍伐的粗壯木杆和鐵絲網連線起來的,以防止野生和家養動物進入。彼得和他的父親以及一個19歲的弟弟住在一起;他的母親死於艾滋病,他的弟弟也快不行了。為了養活家人,並在勞動力減少的情況下謀生,彼得安裝了一套低成本的重力滴灌套件,該套件由國際開發企業(IDE)提供,IDE是我於1981年創立的組織。
彼得的地塊由八個凸起的畦床組成,整齊地種植著油菜葉、捲心菜和玉米。在每個畦床的中間,一條可移動的滴灌管線從放置在木架頂部的40升塑膠罐中輸送水。由於滴灌系統直接將水輸送到根部,因此比用水桶澆水效率高得多。因此,這小塊地塊生產的玉米和蔬菜足以滿足家庭的大部分需求,彼得預計通過出售剩餘產品至少能賺到90美元——對於辛巴威的農民來說,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他告訴我,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他計劃將他的地塊面積擴大一倍,並透過用更有價值的作物(如西紅柿和愛爾蘭土豆)取代一些綠葉蔬菜,使他的收入增加兩倍。他還計劃透過施肥來提高他地塊的生產力。因為他買不起化肥,他打算將一個裝滿牛糞的粗麻布袋浸入水桶中,並透過滴灌系統將這種“糞肥茶”施用於蔬菜的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