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國的東海岸有五天時間停止了汽油供應。人們開始在加油站恐慌性購買,並取消了旅行計劃。
一個據稱與俄羅斯政府有關聯的俄羅斯犯罪團伙入侵了殖民管道公司,並要求支付500萬美元的贖金。幾周後,拜登政府明確表示,它不會容忍此類攻擊,並向俄羅斯提供了一份16個美國關鍵基礎設施部門的清單,這些部門被政府宣佈為禁區,包括能源部門。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能源基礎設施應該得到保護,更不用說醫療保健、食品、化學制造和清單上的其他16個部門,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國可能入侵臺灣之後,一個新的部門需要列入關鍵基礎設施清單:民用衛星。
無論是為天氣預報和GPS導航等服務提供便利,還是提供為股票交易提供資訊的影像,民用衛星都是21世紀的重要資源。對它們的任何攻擊——無論是物理的還是計算機介導的——都可能災難性地擾亂日常生活。一次成功的駭客攻擊可能會阻止貨船在海洋中航行,或擾亂關鍵的電信服務。更糟糕的是,對民用衛星的攻擊擾亂其導航能力或傳送和接收資料的能力,可能會將其變成太空垃圾,從而使其他關鍵的太空物體失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將民用衛星列為關鍵基礎設施,可以向其他國家傳達,這些物體將免於標準間諜活動、駭客攻擊,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其他國家作為正常外交事務一部分對美國進行的攻擊。反過來,美國政府也會對其他國家的軍事和政府機構進行類似的操作。如果有人擾亂或摧毀這些衛星的功能,美國政府將做出某種形式的報復性回應。
如果沒有這種指定,駭客行動可能會針對民用衛星。在入侵烏克蘭之前的幾個小時裡,俄羅斯軍事情報部門侵入了歐洲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Viasat,並清除了其許多客戶的調變解調器。這次攻擊沒有觸及Viasat的衛星網路,但它仍然達到了其阻止許多使用者透過這些系統訪問網際網路的目的。如果攻擊者選擇了不同的攻擊方法,Viasat的衛星很容易成為俄羅斯的目標。今年5月,國家安全域性向包括民用運營商在內的極小孔徑終端(VSAT)衛星網路運營商釋出了警告,要求保護其計算機網路。該警告是由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期間的網路活動引發的,很可能是由情報顯示俄羅斯以美國衛星為目標所引發的。
而且不僅僅是俄羅斯。儘管中國入侵臺灣的風險在學者之間存在激烈的辯論,但這種入侵之前的行動是沒有爭議的。衛星是北京的首要目標。中國很可能會在任何企圖入侵中以衛星為目標,目的是在平民中製造恐慌,或擾亂和降級臺灣和美國的軍事指揮和控制。一位中國軍事研究人員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中國軍隊必須有能力擊落星鏈衛星,因為這個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民用星座對該國構成了威脅。中國的威脅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時間線顯示,中國對美國和其他衛星的攻擊共發生八次,其中大部分是針對NASA衛星的。可能的臺灣危機說明了利害關係:民用衛星很可能會成為目標。
民用衛星不應成為戰爭和衝突的犧牲品,這一點至關重要。其他國家已經攻擊了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民用衛星。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關鍵功能太重要了,不容忽視。將其地位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將向其他國家表明,美國不會容忍擾亂或降低其功能的攻擊。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防止另一場全球危機將我們推向無意的平民後果。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