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新年最好的決心就是放下未竟的人生目標

放下珍視的目標可能對心理甚至身體健康有益

A red balloon floats among skyscrapers.

自從19世紀動機科學興起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專注於是什麼讓我們在困難中堅持下去並實現我們的願望。直到最近,他們才開始關注我們如何放棄我們珍視的願望——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將這個過程稱為“目標解除”,紐約大學研究心理學家加布裡埃爾·厄廷根說,它一直被視為該領域的“害群之馬”。

為什麼會這樣呢?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特琳·卡佩斯說,西方文化偏見推崇堅持和成就,因此放棄目標被視為“失敗”。卡佩斯是2022年12月刊《動機與情感》的客座聯合編輯,該期雜誌完全致力於目標解除科學的進展。該期雜誌例證了糾正這種忽視的蓬勃發展趨勢。

這項工作主要關注對我們的生活或身份至關重要的長期目標:獲得學位、找到配偶、成為房主。有些目標可能較短期,例如訓練參加馬拉松,但它們都需要承諾、努力和犧牲。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量的研究和日常經驗告訴我們,克服障礙最終取得成功對我們的福祉至關重要。這樣的行動可以是從蹣跚學步的孩子摔倒在地上直到學會走路,到法學院畢業生最終透過律師資格考試的任何事情。

但是,嘗試再嘗試並非全部。最新的科學向我們展示的是,當目標變得過於昂貴或其可行性驟降,或兩者兼而有時,放棄雄心壯志的重要性。鑑於長期以來對堅持價值的強調,一個直接的問題出現了:放手與堅持一樣重要嗎?這很難知道。卡佩斯說,對我們的福祉最重要的是“兩種過程之間的最佳相互作用”。

設定目標、儘管遇到挫折仍追求目標,然後在情況發生變化時放棄目標的能力是適應性和健康的。找到並致力於有意義的新目標也是如此。我們有些人更擅長做這些事情中的一件或兩件,而我們做得好壞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健康。

為了衡量我們在這兩方面的天生能力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魁北克康考迪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斯滕·沃施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邁克爾·謝爾,開發了目標調整量表(GAS)。它詢問人們當被迫停止追求重要目標時會作何反應。一個自我評定量表成分宣告:“我長期堅持這個目標;我無法放棄它。” 另一個說:“我尋求其他有意義的目標。”

GAS衡量了人們解除目標的能力以及尋找並致力於新目標的能力。沃施說,這些是互補但不同的能力。放手意味著撤回承諾和努力——它可以防止重複失敗,並導致更少的壓力、抑鬱和侵入性思維。致力於並努力實現新的目標會在生活中創造一種目標感,並減少失敗感。

某些人格特質與這些能力有關。沃施說,“樂觀主義者可能會覺得,‘我的生活會再次好起來的,’這讓他們更容易放手並重新投入到新的目標中。” 心理學家盧卡斯·凱勒說,他和他在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同事發現,“習慣於計劃的人(如果-那麼思考者)有時更難放手,但一旦自由,就更擅長尋找和追求新的事業。”

科學家們利用量表來衡量目標調整能力,並研究了它們的影響。2019年對31個樣本進行的薈萃分析壓倒性地表明,更擅長放手的人具有更好的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功能、更好的健康行為和更少的身體問題。那些更擅長追求新目標的人更健康,並且在情緒困擾下身體功能更好。

在這種背景下,有兩項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在沃施及其同事進行的一項研究中,比較了兩組父母:第一組父母的孩子患有癌症,第二組父母的孩子是健康的。健康孩子的父母通常抑鬱程度較低。然而,患癌兒童的父母如果無法解除目標或重新投入目標,則報告抑鬱程度較高。相比之下,能夠解除目標和重新投入目標的父母,抑鬱症狀較低,與健康兒童的父母相似。

另一項研究追蹤了135名年齡在64至90歲之間的成年人,大約六年時間,正值身體機能下降常常使某些期望的追求不再可能的時候。 對於那些在解除目標能力方面得分較高的人,抑鬱症狀通常較低,並且沒有惡化。那些得分較低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抑鬱,並且在多年期結束時,他們達到了需要臨床評估和可能干預的抑鬱程度。

在各種研究中,沃施及其同事發現,解除目標的能力與較低的皮質醇水平和更好的免疫功能有關。他說,“在壓力和無法實現的目標的背景下,解除目標和重新投入目標的能力可能變得至關重要,以保護福祉和健康。”

當我們設定與我們的身份密切相關的職業或人際關係目標時,即使面對不可逾越的障礙,也很難放棄它們。我們已經投入了大量精力來獲得博士學位、嘗試透過反覆的生育治療來懷孕、銷售這項發明。決定何時——或是否——放棄它並不容易。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人們在堅持和放手的需要之間左右為難。蘇黎世大學動機心理學家維羅妮卡·布蘭德斯塔特-莫拉維茨和她的同事將這種掙扎稱為“行動危機”。關於是留下還是離開的決定在三個層面上運作:行為層面(你投入的努力)、認知層面(對你的進步和前景的持續評估)和情感層面(你是否仍然珍視這個目標)。

這種危機絕非罕見。在布蘭德斯塔特-莫拉維茨於2017年對100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的一項未發表的研究中,60%的人表示他們當時正經歷行動危機,10%的人以前經歷過。她說,“當然,這些資料不具有代表性,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行動危機的普遍程度。”

當您實際上對您的目標無能為力,但仍然反覆思考它時——正如許多人在 COVID 大流行期間因失業而發生的那樣——研究人員發現,擁有更高比例的“凍結目標”並更多地關注它們會導致更大的壓力、抑鬱和焦慮。這些人已經停止為他們的目標努力,但他們並沒有在認知上或情感上解除目標。

一種失控感可能在這種結果中發揮作用。蘇黎世大學心理學研究員齊塔·邁耶及其同事的實驗表明,當受試者擱置兩個理想目標中的一個,並可以選擇稍後返回擱置的目標時,他們比那些永久放棄其中一個目標的人體驗到更少的遺憾。

存在一些認知策略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對無果目標追求的困境。有些策略透過幫助他們重新評估其目標的可行性和可取性來發揮作用。正念可以做到這一點。它的作用是讓人們從防禦和判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接受可能不受歡迎但對於準確評估他們的進步和成功機會至關重要的資訊。

最值得注意的以目標為中心的策略稱為心理對比與實施意圖(MCII),它可以幫助人們首先避免碰壁。蘇黎世大學心理學家卡塔琳娜·伯內克說,當在開始時使用 MCII 時,“它可能有助於人們設定可實現的目標,並在精神上為困難情況做好準備。”

MCII 是紐約大學研究心理學家加布裡埃爾·厄廷根的創造。她已將其作為 WOOP(願望、結果、障礙、計劃)在網上公開提供在多項研究中經過測試,MCII 已表明它可以實現教育、健康人際關係等多個領域的行為改變。厄廷根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它一直被用來幫助人們堅持、克服障礙並實現他們的目標——當這些目標是可能實現的時候。“當障礙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時,它對於積極解除目標同樣有效,”她說。

MCII 的工作原理如下:人們確定他們對期望的未來的願望——比如說成為一名醫生。他們想象最好的結果,成為一名快樂的腫瘤科醫生,幫助拯救癌症患者。然後他們考慮並想象關鍵的障礙——例如科學成績平庸。他們思考克服障礙的方法並制定計劃。這可能需要請一位科學輔導老師並更加努力地學習。如果儘管採取了這些措施,他們的科學課程成績仍然沒有高於 C,那麼另一個 MCII 將有助於可能改變他們的計劃或行動方案。

“正面應對這些障礙,”厄廷根總結了該策略。“如果您瞭解到它們是不可逾越的,或者另一個目標目前更緊迫,那麼您可以透過說‘我最好退出’來節省大量資源。然後你可以調整你的願望,將其推遲到另一個時間或放棄它。”

她解釋說,MCII 的影響發生在所有三個層面:認知、情感和行為。在許多研究中,它被證明有助於人們停止為可能徒勞的目標制定計劃。該策略使他們對這種改變感到“冷靜”,並阻止他們將精力和資源投入到該目標中。

厄廷根讚揚了最近科學界對放手的關注。“科學家們正在學習更好地理解目標解除過程,以及如何幫助那些因目標受阻而感到困擾、在繼續前進與放手之間左右為難並沉溺於反思的人們,”她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