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倫敦當代藝術學院舉辦了一場名為“控制論的偶然發現:計算機與藝術”的展覽。作為同類活動中的首個重大活動,“控制論的偶然發現”旨在“展示藝術家參與科學以及科學家參與藝術的活動領域”,英國藝術評論家賈西婭·萊克哈特(Jasia Reichardt)在展覽的策展詞中寫道。儘管這是一場藝術展,但“展覽的大部分參與者都是科學家”,萊克哈特在2014年的一段影片中說道。“藝術家在20世紀60年代沒有電腦。” 然而,自那時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計算機不再是少數人的商品,而是幫助藝術家擺脫更傳統的媒介。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變化很好地反映在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舉辦的2020年神經科學藝術競賽的參賽作品中。今年是該競賽舉辦的第10年,展出的作品既有高科技作品,也有基於經典方法的作品,例如紙筆繪畫。獲獎作品由獨立藝術家以及在職科學家創作,這表明藝術和神經科學可以激發這兩個職業。從數十件提交的作品中選出了一名獲獎者和四名榮譽提名者。《大眾科學》選出了七件作品作為編輯之選。(攝影編輯莉茲·托爾梅斯擔任了本次比賽的評審團成員。)
獲獎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致謝:Lidija Kononenko;由倫敦大學學院大奧蒙德街兒童健康研究所光學顯微鏡核心設施支援
31-3594
作者:Lidija Kononenko
藝術家 Kononenko 在隨附的宣告中將這件互動作品描述為“顯微鏡標本、症狀圖譜以及對未知的探索”。觀眾可以放大並探索周圍神經系統顯微鏡影像的細節,該影像疊加了關於睡眠的文字事實和詩意短語。
Kononenko 在她的宣告中解釋說,睡眠是“一種自願喪失自身意識的行為”。這些詩意的片段類似於人類在入睡時產生的零星想法。影像的放大和縮小代表了清醒和睡眠之間的過渡。此外,《31-3594》允許觀眾充當病理學家,從而實現融合神經科學和藝術的目標。在評估這件獨特的作品時,評審團稱讚它“互動性強,巧妙地將人類周圍神經的影像與基於文字的故事相結合,該故事以各種尺度展開,並突出了神經系統在人類狀況中的作用。”
榮譽提名
致謝:Nicki Coveña
紅色霧霾
作者:Nicki Coveña
神經科學家 Coveña 的這幅影像以紅色點的海嘯為主。鮮豔的紅色來自熒光蛋白,該蛋白用於視覺化TBR1的功能——TBR1是一種基因,可合成調節脊椎動物胚胎髮育中從 DNA 到信使 RNA 的資訊傳遞的蛋白質。“失焦的檢視讓人猜測隱藏在下面的細節,”評審團寫道。
榮譽提名
致謝:Paméla Simard(藝術品);Alex Tran (照片)
Bdl
作者:Paméla Simard
藝術家 Simard 與當時在麥吉爾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Hunter Shaw 合作創作了一系列精緻的木雕。“各種裝置都是根據代表果蠅大腦視覺系統的熒光顯微鏡影像創作的,”Simard 在她的宣告中寫道。果蠅視覺系統的複雜細節是透過首先將不同型別的木材薄片層壓在一起,然後手工切割結果以模仿顯微鏡影像來實現的。
榮譽提名
致謝:Sanja Budisavljevic
人腦運動白質網路
作者:Sanja Budisavljevic
在這件作品中,神經科學家 Budisavljevic 將色彩疊加到 19 世紀的黑白大腦圖上,該圖基於屍檢解剖。每種顏色都表示不同的“高速公路”,或連線特定灰質區域並允許資訊傳遞的白質通路。紅色表示最突出的高速公路,它連線皮層和脊髓。“這條通路將資訊傳遞到身體和從身體傳遞資訊,使我們能夠在感覺世界中發揮作用,”Budisavljevic 說。綠色代表支援協調的連線,藍色代表調節運動的連線。
榮譽提名
致謝:Frank Gerritse 和 Janna de Boer
精神詩歌
作者:Frank Gerritse 和 Janna de Boer
精神科醫生 Gerritse 和 de Boer 創作的這件互動作品,讓觀眾體驗聽覺言語幻覺——在人腦海中出現的聲音。“聽到聲音的人常常感到被困,並且幾乎或完全無法控制,”Gerritse 和 de Boer 在關於該專案的小冊子中寫道。然而,唱歌、尖叫或起身走動有助於他們中的一些人將這些聲音視為不那麼負面。研究人員對他們的作品進行程式設計以模擬這種體驗,並允許“人們影響幻覺的數量和內容”,他們寫道。當互動啟動時,使用者會面對模擬負面自言自語的貶低性文字;這些材料是從真實的幻覺中記錄和轉錄的。他們還可以透過單擊耳機圖示聽到很大的噪音。為了使文字顯示停止幾秒鐘,觀眾可以在啟用麥克風訪問許可權後對著電腦大喊大叫。同樣,當他們抖動滑鼠或快速移動手指穿過觸控板時——模仿有助於中斷幻覺的現實生活中的動作——文字會變得“更好”且不那麼挑剔。
編者注:建議觀眾自行斟酌,因為某些文字包含淫穢語言。該網站在 Chrome 瀏覽器中效果最佳,對於非荷蘭語使用者,建議使用瀏覽器的自動翻譯功能。
編輯之選
致謝:Elena Vecino Cordero,巴斯克大學;Luis López Vecino
鯨魚視網膜彩虹
作者:Elena Vecino Cordero 和 Luis López Vecino
2019 年 2 月,西班牙索佩拉納海灘的一頭鯨魚死亡事件登上當地新聞。該海灘恰好靠近生物學家 Vecino Cordero 工作所在的巴斯克大學。抓住這個機會,她和一些志願者提取了鯨魚的眼睛,並將其帶回她的眼科研究小組進行進一步研究。該影像是他們研究的一部分。鯨魚的視網膜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成像。後來 López Vecino 使用 Adobe Photoshop 添加了顏色。
編輯之選
致謝:Robert Luck,歐洲血管生物學中心,曼海姆醫學院,海德堡大學
自然保護始於我們的思想
作者:Robert Luck
Luck 是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他研究小腦的發育,小腦位於脊髓與大腦交匯處。他對氣候變化和森林砍伐感到震驚,創作了一片“思想森林”,類似於真實森林的鳥瞰照片。“樹木”是 65 張單獨追蹤的小鼠浦肯野神經元影像,這些神經元在控制協調和運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選擇數字 65 來表示熱帶雨林再生並恢復至少 80% 的多樣性所需的年數,”Luck 在他的宣告中寫道。“[六十五]年——人類一生!”
編輯之選
致謝:Geinene Carson
就地避難
作者:Geinene Carson
正如其標題所示,根據藝術家 Carson 的宣告,這件作品代表了“藝術家對因 COVID-19 而就地避難期間的大流行經歷的詮釋”。這件布面丙烯畫是名為“神經元”系列作品的一部分,該系列作品最初是“為我們患有罕見遺傳疾病的女兒的視覺祈禱”,Carson 在她的網站上寫道。雖然《就地避難》暗示了身體限制,但居住在亞特蘭大的 Carson 從神經網路中汲取靈感,“因為正如我們的物理環境對我們的生活狀態很重要一樣,我們的思想生活掌握著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蓬勃發展的關鍵,”她寫道。
編輯之選
致謝:Dan Jagger,倫敦大學學院耳科研究所,倫敦大學學院
感知旋轉
作者:Dan Jagger
生理學家 Jagger 使用高解析度顯微鏡捕捉到這張影像。它顯示了位於內耳的機械感覺毛細胞,這些毛細胞在平衡感中起作用。一種名為肌動蛋白的蛋白質位於立體纖毛束內,並被染成黃色。肌動蛋白幫助纖毛束直立,因此當人頭部轉動時,它們可以檢測到它們浸沒在其中的液體的運動。毛細胞核被染成青色。
編輯之選
致謝:Shanthi Chandrasekar;記憶與模式系列的部分資金由蒙哥馬利縣政府以及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藝術與人文委員會資助
記憶與模式:少突膠質細胞
作者:Shanthi Chandrasekar
少突膠質細胞是支援和絕緣長神經元軸突的神經膠質細胞。細胞的脂質膜包裹在軸突周圍,以增強結構,並幫助神經元快速傳送訊號。“單個少突膠質細胞可以與多個軸突連線,”藝術家 Chandrasekar 在她的宣告中寫道。“在這幅[鋼筆畫]中,我試圖突出少突膠質細胞和軸突的連通性。”
編輯之選
致謝:Rui Rodrigues
創世紀與神經科學之間的橋樑:三胞胎
作者:Rui Rodrigues
這張圖片以三個神經球為特色——神經幹細胞或祖細胞的簇——它們在大小和形狀上相似。由於它們的相似性,神經生物學家 Rodrigues 將這件作品命名為《三胞胎》。鮮豔的色彩來自“與熒光標籤偶聯以標記特定蛋白質的抗體”,他說。
編輯之選
致謝:Alexandra Helen Leighton
消逝的印跡
作者:Alexandra Leighton
“我們對世界的體驗和自我意識是由我們記住的事物塑造的,”神經科學家 Leighton 在她的宣告中寫道。“有些記憶保持清晰,有些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扭曲或消失。” 定義明確和模糊的峰值分別代表清晰和褪色的記憶。這件作品——由丙烯酸和金箔在畫布上製成——靈感來自海馬神經元的影像,海馬神經元已知在記憶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