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我八年級的科學課上,我們的老師向我們解釋了多普勒效應:即遠離我們的物體會顯示出被拉伸的聲音或光波,而朝我們移動的物體會顯示出被壓縮的聲音或光波。 老師舉例說,天文學家可以根據宇宙物體的光波是拉伸(波長較長的紅移)還是波長較短(藍移)來確定它們是朝地球移動還是遠離地球。 這立刻引起了我的想象,我描繪了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像在池塘中扔石頭形成的漣漪一樣均勻地向遠離地球的方向擴散。 事實上,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測量表明,宇宙在大爆炸後均勻地擴散開來。 但現在,正如高階編輯李·比林斯在本期封面故事中報道的那樣,宇宙的膨脹可能不是均勻分佈的,而可能在某些區域發生得更快(參見“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對稱的宇宙中嗎?”)。 與許多天文研究一樣,有時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看清我們自以為理解的事物表面之下的真相。
在本期雜誌的其他地方,暗物質的一個候選來源有可能被排除(參見“有爭議的新論文使銀河系暗物質訊號受到質疑”),並且請務必檢視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一些最著名的影像,例如鷹狀星雲、瀉湖星雲和其他星雲(參見“來自哈勃望遠鏡的生日祝福”)。 深入瞭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