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的藝術

年度競賽中的驚豔影像揭示了複雜科學之美 

OLEG BORODIN;圖片由 MATTHIAS OOSTRIK 提供(插圖

墨水、水彩和鉛筆似乎不是神經科學家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這些正是現代神經科學之父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用來發現神經元是大腦主要功能單元的工具。他對腦細胞錯綜複雜的描繪就像一面透鏡,他可以透過它來檢查腦細胞的結構如何決定其功能。

拉蒙-卡哈爾在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的素描與充斥著大多數現代教科書的平淡插圖截然不同。它們本身就是藝術品——精緻的黑色墨水卷鬚從單個細胞體中分叉出來,並與相鄰的神經元纏繞在一起。它們至今仍因其展現神經系統內在美的力量而受到讚譽。

今天的插圖工具更加技術化。科學家使用化學染色劑為細胞注入熒光,或使用成像機器用色彩爆發來突出大腦活動。但結果往往是相同的:壯觀的視覺效果,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我們內心世界的運作方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研究過程中收集的影像很少有逃脫實驗室的,但年度神經科學藝術競賽有助於將其中一些影像公之於眾。該競賽由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的 Tycho Hoogland、Chris Klink 和 Cathrin Canto 組織,旨在表彰一位大獎得主和四位榮譽提名獎得主,這些獎項來自廣泛的參賽作品,所有參賽作品都旨在以某種方式將藝術與科學結合起來。接下來是今年參賽作品的子集——一些獲獎作品,以及我們認為特別美麗或具有啟發性的其他作品。所有提交的作品都可以在 http://aon.nin.knaw.nl 上檢視。

大獎得主

1. 互波機器

點選或輕觸放大

OLEG BORODIN;圖片由 MATTHIAS OOSTRIK 提供(插圖

您被黑暗籠罩。一束光在您面前噴射而出,投射到半透明的白色螢幕上。當它聚整合一張臉——您的臉時,它會跳動。這種奇觀是互波機器的盛大結局,只有當合作夥伴一起坐在機器內部時才能看到,他們可以真正達到相同的波長。頭戴式耳機使用微小的腦電圖監測器測量每個人的腦電波。當他們的頻率對齊時,投影光中會出現圖案。同步性越高,影像越生動,逐漸變形為他們面部的影像。

紐約大學和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研究員 Suzanne Dikker 和藝術家 Matthias Oostrik 創作了這個裝置,該裝置現已在世界各地展出。它使通常是模糊的事物變得直接:兩個人之間的個人聯絡。

榮譽提名獎

2. 軸突的形狀

MICHIEL KLEINNIJENHUIS FMRIB,牛津大學

一種名為髓磷脂的蛋白質包裹軸突,使其成為更好的導電體。在這張由牛津大學 MRI 物理學博士後 Michiel Kleinnijenhuis 準備的橫截面圖中,一組單獨的軸突呈現紅色,周圍包裹著白色的髓磷脂鞘。該檢視使人們更容易看到它們可變的大小和形狀。軸突的直徑和密度以及其他特性,決定了它的工作效果,是研究大腦功能的有用指標。

3. 揭穿大腦神話

由 RHIANNON MEREDITH、RHODÉ VAN WESTEN 和 MATTHIJS VERHAGE 以及動畫師 JON HUNTER、MATT PARTRIDGE、HENRY PAKER 和 GARETH GWYNN 合作;由 VU 大學研究獎學金和荷蘭科學研究組織獎資助

大腦非常複雜,關於大腦的神話也層出不窮:我們只使用了大腦的 10%。左腦型人更理性,右腦型人更具藝術性。有一種激素使我們墜入愛河。等等。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Rhiannon Meredith 製作了一個影片系列,可透過 YouTube 觀看,以澄清事實。這張靜止影像來自最後一個影片,該影片解釋了為什麼大腦訓練遊戲不會提高您的整體智力。人們認為,學習新事物只會改變直接參與該活動的細胞,如圖所示。

4. 北極光

圖片來源:ALICIA LEFEBVRE

在這位法國藝術家 Alicia Lefebvre 的畫作中,海馬體切片類似於著名的北極光。這個大腦區域具有明確定義的層,每一層都具有特定型別的細胞,此處以不同的色調描繪。這些細胞在記憶鞏固過程中發揮著相對不同的作用——大腦將記憶從短期轉換為長期的過程。該區域也是阿爾茨海默病中最早受損的區域之一。

5. 靈魂之蝶

ROBIN SCHARRENBERG RG 神經元發育,漢堡分子神經生物學中心 (ZMNH),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療中心

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將神經元描述為“神秘的靈魂之蝶”,研究助理 Robin Scharrenberg 說,當他在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療中心漢堡分子神經生物學中心研究小鼠錐體細胞(如圖所示)時,這句話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他試圖瞭解這些細胞(新皮層中最常見的神經元之一)的結構變化如何導致類似於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發現的功能變化。從這張影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錐體細胞通常具有一個長軸突,該軸突延伸出去向其他細胞傳遞訊號,以及較短的分支狀樹突,這些樹突靠近細胞體以接收資訊。

也許最好的藝術作品是那些揭示其內容真實性的作品。大眾科學-思想 編輯選擇以下影像不僅是因為它們的視覺吸引力,還因為它們揭示了大腦的奧秘。它們代表了一系列科學思想和成像技術,並且位於藝術和神經科學的交叉點。

6. 聲音的突觸感知

SONJA PYOTT 格羅寧根大學醫療中心耳鼻喉科

當我們聽到聲音時,聲音會以空氣中的物理波的形式進入耳朵,但必須變成化學訊號才能被我們的大腦理解。毛細胞(此處以綠色顯示)執行關鍵的轉換。這些細胞具有微小的手指狀突起,當波浪經過它們時,這些突起會擺動。這種運動會開啟和關閉細胞中微小的通道,啟動電訊號——進而變成化學神經遞質訊號——傳遞到大腦的聽覺處理區域進行解釋。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療中心的神經科學家 Sonja Pyott 使用熒游標記來突出每個結構,作為她預防和逆轉聽力損失研究的一部分。

7. 星狀神經節著火

PAMELA IMPERADORE 安東·多恩動物學站

在章魚的大腦和周圍神經系統之間,存在著一組稱為星狀神經節的神經,此處以紅橙色顯示。只有兩條外套神經與星狀神經節相連。切斷其中一條會消除肌肉控制,但由於其先進的再生能力,章魚可以在短短幾個月內重新長出神經並恢復連線。這張由義大利那不勒斯安東·多恩動物學站的博士生 Pamela Imperadore 創作的影像顯示了一個星狀神經節,僅在一條神經被切斷幾天後。

8. 註定消逝的瞬間

圖片來源:LUKE MANINOV HAMMOND

這張影像中散佈的黑色看起來像是無害的油漆飛濺,但實際上是阿爾茨海默病背後的主要誘因之一。澱粉樣斑塊——在神經元之間的空間中形成的一團團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可以在正常大腦中發展。但是,如果它們沒有被清除並開始積累,它們就會擾亂大腦功能。這張由澳大利亞昆士蘭腦研究所的顯微鏡裝置經理 Luke Maninov Hammond 拍攝的影像來自 Jürgen Götz 及其同事進行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調查超聲波是否可以減少小鼠大腦中的澱粉樣斑塊。紅色和藍色的小膠質細胞(大腦中主要的免疫細胞型別)與黑色斑塊形成對比。

9. 大腦印象派

SOLEDAD DE OLMOS 梅賽德斯和馬丁·費雷拉醫學研究所(INIMEC-CONICET–科爾多瓦國立大學)

這個黑色、粗糙的神經元漂浮在粉紅色的海洋中,像一棵垂死的樹——事實上,它正在退化。它的顏色來自一種稱為氨基銀銅的染色劑,最初用於識別神經退行性疾病,因為只有垂死的神經元才會吸收它。阿根廷梅賽德斯和馬丁·費雷拉醫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 Soledad de Olmos 透過用病毒感染小鼠來製作這張影像,該病毒會導致大腦炎症,從而使神經元過於興奮。這種過度興奮會引起興奮性毒性,神經細胞會頻繁放電以至於損害自身結構。興奮性毒性與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例如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症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10. 心靈空間

圖片由 ELIZABETH JAMESON 提供,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內科協助

在這張影像中,藝術家 Elizabeth Jameson 回收了用於診斷和追蹤她自身多發性硬化症病例的大腦掃描影像。這張特殊的掃描影像是一種稱為彌散張量成像的 MRI 型別,用於觀察大腦中物質的流動。當 Jameson 擺弄掃描影像時,她偶然發現了這張心的影像,這讓她瞬間感到驚奇。她說,這種愛的象徵和同情心被嵌入到她患病大腦的分析掃描影像中,讓她感到振奮。

Sara Chodosh 是一位科學記者,曾擔任大眾科學-思想的編輯實習生,經常撰寫關於神經科學的文章。她的作品也曾在UndarkAtlantic 上發表。

更多作者:Sara Chodosh

Liz Tormes大眾科學的副圖片編輯。您可以在 Instagram 上找到她 @dame.liz

更多作者:Liz Tormes
SA Mind Vol 27 Issue 6本文最初以“神經科學的藝術”為標題發表於 SA Mind 第 27 卷第 6 期(),第 52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1116-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