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轉向新的氣候模式,“正常”一詞變得過時

根據一個國際氣候科學家團隊的說法,變暖持續縮小定義北極的冰雪覆蓋範圍,標誌著該地區正在轉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科學家昨天表示,變暖持續縮小定義北極的冰雪覆蓋範圍,標誌著該地區正在轉向新的氣候模式。

今年夏天,海冰覆蓋面積徘徊在歷史低點附近。在格陵蘭島,今年的創紀錄高溫加速了該國巨大冰蓋的融化。在整個北極地區,永久凍土正在變暖,積雪覆蓋面積正在縮小。

一個撰寫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的國際氣候專家團隊表示,這些變化似乎是長期性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其直白的標題是? “不太可能回到以前的北極狀況。”

“北極是一個系統,而且這個系統正在變化,”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海冰專家唐·佩羅維奇說,他參與了這份報告。“不僅僅是海冰在減少。格陵蘭島、大氣層、生態系統都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正在影響人類活動。”

這包括位於北極以外的全球人口稠密地區。

更多冷空氣向南侵襲

極地地區充當世界的氣候調節器,幫助調節全球天氣模式。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學家吉姆·奧弗蘭德說,現在有證據表明,北極變暖正在影響地球其他地區的情況。

他說,去年冬天覆蓋美國東部、北歐和亞洲部分地區的異常大雪是北極變暖轉變的後果。

他說:“這種聯絡是我們在過去十年左右看到的真正令人驚訝的事情之一。” “通常,冷空氣被封閉在北極,但我們去年經歷了兩次情況,風不是從西向東吹,而是強烈地從北向南吹。因此,首先是去年十二月,然後是去年二月,我們實際上有冷空氣從阿拉斯加北部和加拿大北部一直吹到美國中東部。”

北極變暖導致中緯度地區暴風雪的看似矛盾的現象在過去 160 年中只發生過三次,包括去年。但奧弗蘭德說,隨著極地海冰的縮小,這種情況很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這部分是由於科學家稱之為“極地放大”的強大反饋迴圈。北極春季和夏季變暖增加了每年夏季融化的海冰量,留下大片吸收熱量的深色海水。當陽光照射量減少且海冰重新形成時,這種熱量會在每年秋季迴圈回大氣中。

與此同時,格陵蘭島的融化加速了海平面上升

這正在推高北極海洋和陸地溫度,科學家認為這有助於造成去年冬天在中緯度地區觀察到的異常天氣模式。

與此同時,俄亥俄州立大學冰川學家傑森·博克斯說,今年在格陵蘭島觀察到的歷史性變暖對海平面上升具有影響,他也參與了這份新報告的撰寫。

自 1873 年開始記錄以來,格陵蘭島首都努克今年的氣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

博克斯說,這種高溫的影響在連線格陵蘭島巨大冰蓋與海洋的冰川的行為中顯而易見。

8 月,巨大的彼得曼冰川崩解了一塊相當於曼哈頓四倍大小的冰塊,這是格陵蘭島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塊冰川面積損失。但這並非孤立事件。博克斯說,今年還有三個冰川損失了超過 10 平方英里的面積,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速度比至少自 1958 年以來都要快。

博克斯說:“毫無疑問,格陵蘭島冰川的流失不僅超過了過去幾十年,而且還在加速。” “這意味著海平面上升的估計將再次需要向上修正。”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