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連線 | 到本十年末,即使在全球變暖程度不高的情況下,北冰洋也可能出現有記錄以來的首個無冰日。
這是一個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但並非不可能。而且,隨著人類不斷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這種情況正變得越來越有可能發生。
科學家們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週二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發出了警報。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研究——依賴於模擬全球氣溫和北極海冰濃度趨勢的氣候模型——警告說,避免未來幾年內出現無冰日的唯一方法是迅速減排,以保持與《巴黎協定》最雄心勃勃的目標一致,即將全球變暖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內。
然而,專家們一致認為,世界幾乎肯定會突破該目標,目前的全球氣候承諾使地球在本世紀末走向升溫超過 2.6 攝氏度的軌道。
新的研究發現,這意味著北極的第一個無冰日很可能在未來二十年內發生。但如果條件合適,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三到六年內發生。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氣候科學家亞歷山德拉·賈恩說:“這絕對是一個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她與哥德堡大學科學家席琳·休澤共同撰寫了這項研究。“我們正在關注可能發生情況的邊緣。”
賈恩說,最壞的情況需要未來幾年天氣和氣候條件的完美風暴。
氣溫需要異常溫暖,尤其是在秋季、冬季和春季。當高壓天氣系統移過北極,將暖空氣滯留在原地時,這種情況更有可能發生。暴風雨天氣也可能有助於為海洋快速融化做好準備——打破海冰並幫助其更快地溶解到海洋中。
如果所有這些條件同時發生——並持續幾年——北冰洋可能會在 2027 年經歷災難性的冰損失事件。
這種情況是否會如此迅速地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偶然性。但除非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方式發生巨大轉變,否則那一天即將到來。
賈恩說,氣候變化已導致海冰萎縮數十年,如果沒有氣候變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出現無冰北冰洋。
但是,具體發生在哪一年將取決於天氣的自然波動,這使科學家們的不確定性範圍跨越數十年。
該研究謹慎地關注第一個無冰日——根據科學定義,那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首次縮小到海洋表面 100 萬平方公里或 386,102 平方英里以下的時候。這使其與其他最近的研究不同,後者調查了北極第一個無冰月或無冰夏季的時間表。
如果第一個無冰日確實在未來幾年內發生,那麼很可能會有更多個無冰日隨之而來。在這些模型模擬中,無冰期持續 11 到 53 天。這意味著它可能在不到兩週內結束,也可能拖延到第一個無冰月——另一個氣候里程碑。
賈恩警告說,這些都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在目前的情況下,發生的可能性不到 5%。但最有可能的模型情景仍然表明,第一個無冰日將在本世紀中葉或更早發生。預測第一個完全無冰月的研究表明,如果世界突破 1.5 攝氏度的閾值,時間表也類似。
賈恩警告說,這並不意味著氣候行動對北極無關緊要——恰恰相反。儘可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限制融化的海冰總量,減少無冰夏季事件的頻率,並保護一年中較冷時期的海冰覆蓋。
賈恩說:“即使我們錯過了目標,我們也可以堅持 1.6 度。”“那麼這將是一項偉大的成就,肯定會對 21 世紀後半葉的北極面貌產生重大影響。”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4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