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皮尤研究中心今天釋出的一項新民意調查,美國公眾對科學界的信任度一如既往地強烈,這證實了可追溯到 1970 年代的民意調查結果。在美國,皮尤調查中 3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非常信任科學家為公眾做正確的事情。與美國其他機構相比,受訪者也對科學機構抱有很大信任。皮尤的資料顯示,受訪者認為軍隊比科學機構更值得信賴,而對國家政府、新聞媒體和商業領袖等其他機構的信任度較低。
這種對科學的信任目前尤為重要,特別是在美國,新型冠狀病毒繼續傳播,並已導致超過 20 萬人死亡。由於政府應對不力,公眾只能依靠自己,遵循公共衛生專家提供的指導和建議來控制病毒的傳播。令人鼓舞的是,多項民意調查顯示,美國公眾仍然信任科學界,以及醫療和政府機構對病毒應對的監督。
圖片來源:阿曼達·蒙塔內斯;來源:芝加哥大學 NORC 的普通社會調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世界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儘管公眾信任科學,美國仍然是全球冠狀病毒病例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這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公眾對科學的信任是否足以推動採取足夠規模的行動,以有效應對像大流行病這樣的全國性緊急情況?答案似乎是“否”。
在一些對科學信任度遠低於美國的國家(包括根據皮尤的新民意調查資料,臺灣和韓國),新型冠狀病毒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很難確切知道為什麼臺灣和韓國的應對措施似乎更有效,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多種原因,比較各國之間的冠狀病毒資料是很困難的。但有些事情是不同的;例如,臺灣有 2300 萬人口,但僅報告了500 例病例和 7 例死亡。
圖片來源:阿曼達·蒙塔內斯;來源:在全球公眾中,科學和科學家受到高度評價。凱里·芬克、亞歷克·泰森、布萊恩·肯尼迪和考特尼·約翰遜。皮尤研究中心,2020 年 9 月(調查資料);COVID-19 儀表板,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COVID-19 資料)
臺灣將其有效應對歸因於該國對 2003 年非典疫情造成的重大影響的記憶。中國早期發現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以及懷疑北京對此事不透明,促使臺灣政府迅速採取行動。他們建立了一個指揮中心,篩查了所有來自中國武漢的乘客,實施了早期旅行限制,要求所有外國入境者隔離 14 天,並在許多其他國家做出反應的幾周前就實施了接觸者追蹤和檢測。鑑於 2003 年非典疫情造成的破壞的記憶猶新,臺灣也毫不費力地說服人們戴口罩。在皮尤調查中接受調查的臺灣人中,只有 17%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非常信任科學家為他們的國家做正確的事情。在調查中,臺灣對科學家的信任度排名第二低(韓國以 14% 位居末位)。
在皮尤資料調查的國家中,印度有 59%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非常信任科學家為他們的國家做正確的事情——比調查中其他任何國家都高。印度目前有超過 560 萬例冠狀病毒病例,預計將超過美國成為受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國家。3 月份印度實施了封鎖,但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封鎖措施存在漏洞,人們從城市湧入農村地區時發生了傳播。檢測率低、社會保障不足以及醫療保健系統脆弱也可能導致了病毒在該國的傳播。
美國、印度、韓國和臺灣並不是唯一公眾對科學的信任與一個國家的冠狀病毒病例數、死亡人數或感染率不符的案例。相反,每個案例似乎更依賴於政府的應對(並且可能,在臺灣的案例中,依賴於近期對病毒性流行病可能造成的破壞的記憶)。正如我們應對氣候變化一樣,個人行動似乎不足以單獨解決如此龐大的基於科學的問題。
如果政府的應對措施對冠狀病毒的傳播的影響大於我們的個人行動,那麼美國的情況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糟。雖然美國公眾總體上信任科學界,但該國的許多應對措施都是由政治而非科學證據驅動的。自 2017 年以來,在影響公共衛生和安全的決策中,我們憂思科學家聯盟已經記錄了 160 多起政治凌駕於科學證據之上的事件。就聯邦政府對冠狀病毒的特別應對而言,我們看到聯邦科學家被忽視、審查、欺凌和被指控犯有煽動叛亂罪。
這並不是說公眾對科學的信任或者當你離開家時戴上口罩不重要;它們都非常重要,所以請繼續信任科學並戴上口罩!但是,如果我們希望這種對科學的信任足以推動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所需的巨大集體行動,恐怕這種希望可能是錯位的。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政府領導人採取協調有效的、基於科學的應對措施。公眾信任科學,但我們的領導人也必須信任科學。
我們目前肯定沒有做到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