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綠色革命(擴充套件版)

非洲大陸早就應該迎來一場農業繁榮,就像亞洲曾經提振前景的那樣

非洲需要一場綠色革命。非洲大陸的糧食產量約為每公頃耕地一公噸,這個數字與 50 年前幾乎沒有變化,約為世界其他地區產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其他低收入地區,包括中國和印度,自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開始,高產種子、化肥和小規模灌溉的引入提高了糧食生產力,併為大量人口開闢了擺脫極端貧困的道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也迫切需要並且完全有可能實現類似的騰飛。

在這一轉變發生之前,非洲廣闊的農村地區(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將繼續深陷貧困、飢餓和兒童高死亡率的泥潭,並將與世界市場經濟隔絕。成熟的技術——高產種子、針對非洲主要依賴雨水灌溉的農田的新型水資源管理技術以及補充土壤養分的新方法——已經在非洲許多地區實現了每公頃三到五噸的產量,但通常只在小型示範專案中實現。

僅靠市場力量還不足以在初期普及這些新技術,但一旦這些技術得到可靠應用,市場力量就可以維持它們。目前,數千萬非洲農民及其數億家屬仍然生活在極端貧困的餬口條件下,幾乎沒有能力購買改良的種子、化肥和節水技術等投入品組合。他們缺乏借款的信用,也沒有儲蓄來自行購買投入品。他們甚至缺乏參與市場經濟盈利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社群基礎設施(道路、電力和倉儲能力)。結果是新技術的採用率很低,數千萬農民仍然深陷餬口困境和傳統的低產技術之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為了打破貧困陷阱,非洲及其在較富裕國家的捐助夥伴應效仿亞洲的榜樣。應向貧困農村地區提供臨時贈款,以幫助社群採用高產技術包,並透過引入新的經濟作物、新的市場聯絡以及在生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整合畜牧業和漁業來進一步實現農業系統的多樣化。

直到最近,捐助者還在以糧食援助來應對非洲日益嚴重的農業危機。現在他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解決方案:透過非洲本土的綠色革命來提高農業產量。需要四種臨時援助:為貧困農民的投入品組合提供資金;提供農業推廣服務,指導農民掌握新技術;建立社群苗圃以實現生產多樣化,旨在改善當地營養狀況並提高農產品市場價值;以及投資於社群電氣化、全天候道路、糧食倉儲和當地碾磨。新的基於市場的金融管理技術還可以為農業社群提供天氣風險保險。

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成熟時機,原因有幾個。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洲領導人自己正在優先發展農業,並經常因此大幅提高收成和農民收入。馬拉維在短短三年內將糧食產量增加了一倍以上,這得益於政府一項大膽的計劃,該計劃旨在確保所有農戶都能獲得補貼的化肥和高產種子。其他國家正在效仿這一做法。

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在多年徒勞地等待市場自行解決問題後,已重返農業領域的領導地位。正如世界銀行去年的一份內部評估報告指出的那樣,“在大多數正在進行改革的[非洲]國家,當公共部門撤出時,私營部門並未介入填補真空。”世界銀行的評估呼籲世界銀行和捐助者“幫助設計有效的機制,包括公私合作伙伴關係,以為農民提供關鍵投入品,包括化肥、水、信貸和種子。”

新的國際捐助者也已挺身而出。由蓋茨和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的非洲綠色革命聯盟為該議程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富裕國家政府承諾在 2004 年至 2010 年間將對非洲的援助增加一倍,其中大部分應該用於農業。

另一個原因說明了變革的緊迫性:非洲對糧食不安全性的脆弱性已急劇上升。人口增長速度已超過糧食供應速度,非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出現這種情況的地區。氣候變化已經對農作物產量造成嚴重破壞,降雨的時間變化和不可預測性增加。土壤養分枯竭已達到整個非洲大陸的危機程度。世界糧食價格飆升給作為糧食淨進口國的非洲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這樣下去將是災難性的。

以下是非洲及其捐助夥伴可以採納的大膽而現實的目標:到 2012 年將非洲的糧食產量翻一番,在十年內使至少四分之三的非洲小農戶從餬口型農業轉變為商業型農業,並在增加糧食生產的同時擴大營養計劃,到 2015 年將飢餓人口至少減少一半。

我們應該設立一個類似於非常成功的全球抗擊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的非洲綠色革命專項基金。每年從富裕國家流入 100 億美元資金,其中一半透過該基金,將為所需的突破提供資金。這相當於捐助國每人約 10 美元,這是一筆適度的款項,但將為非洲提供歷史性機遇,使其能夠消除數億人口的極端貧困和長期飢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