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這個人:在酒吧裡咆哮,在擁擠的交通中超車,或嘲笑一位沮喪的體育明星。他是睪酮猿,是男性攻擊性的趾高氣揚的化身。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指責他是睪酮野蠻、自我中心、反社會表達的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蘇黎世大學的瑞士神經科學家克里斯托夫·艾森埃格對這種刻板印象感到疑惑。為了進一步探索,他和他的團隊設計了一項研究,物件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以及睪酮和萬惡之源——金錢。他表明,當成功取決於公平競賽時,較高的睪酮水平會鼓勵合作而不是攻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這項研究包括一個簡單的、經常被分析的遊戲,涉及兩個人和一堆錢。一名玩家就如何分配這筆錢提出一次性交易。如果第二方接受分配方案,雙方都將獲得各自的份額。如果她拒絕,則任何人都得不到一分錢。
提出交易的女性被給予睪酮或安慰劑。為了確保睪酮會產生影響,研究人員給女性注射了足夠的睪酮,使其基線水平提高400%。在施用激素或安慰劑後,研究人員要求女性猜測她們接受的是哪一種。
接受了安慰劑但認為自己接受了睪酮的女性,只有10%的時間提出公平的資金分配方案,這可能是因為她們對睪酮的效果抱有負面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接受了睪酮但認為自己接受了安慰劑的女性,有60%的時間提出公平的份額分配方案——明顯高於正確猜測自己接受了睪酮(30%)或安慰劑(50%)的女性。
艾森埃格表示,最終,激素的影響隨環境而變化。睪酮似乎會激發人們取得勝利的動力,無論達到目的的手段是什麼。如果目標是成為山丘之王,那麼高睪酮水平可能會導致口頭和肢體攻擊。但在互惠互利才能獲勝的情況下,同樣的激素會產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