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漢堡:實驗室培育肉透過味覺測試(某種程度上)

人造肉片?一位研究人員端出了用幹細胞製作的漢堡肉餅,但距離超市銷售還很遙遠

科幻迷和動物權利活動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宣揚它的到來,但在食品科學家仍在努力尋找延長蛋糕保質期的最佳方法的今天,很難想象在培養皿中製造的肉會在短期內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然而,今天在倫敦,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血管生理學家馬克·波斯特允許兩位獨立的品嚐者品嚐他在實驗室中培育的漢堡肉餅。“它有一種熟悉的口感,”食品作家和記者喬希·舍恩瓦爾德在記者面前咬了一口熟肉後說。“(不同之處)在於缺少脂肪。”兩位品嚐者都小心翼翼地沒有評論漢堡是否“好吃”。

漢堡是在波斯特的實驗室中,使用從新鮮牛肉中採集的牛骨骼肌幹細胞培育而成。為此,細胞被“喂”以小牛血清和市售的生長培養基,以啟動增殖並促使它們隨著時間推移發育成肌肉細胞。一旦它們分化成肌肉細胞,就會獲得簡單的營養來源,例如藻類提取物。科學家們還在生物反應器中透過將肌肉束固定在可溶性糖支架上,並使用甜甜圈形狀的錨點緩慢施加張力來鍛鍊它們,這實際上幫助了肌肉“增大”。

由此產生的五盎司漢堡,由廚師理查德·麥吉翁烹製,使用了20,000條培養肉——約400億個牛細胞——耗時約三個月生產,“這比[飼養]一頭牛快,”波斯特開玩笑說。然而,與漢堡相關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是其325,000美元的價格標籤,由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捐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波斯特希望有一天能將成本降低到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點。“我們進行了一些計算,得出結論,使用目前的技術,每公斤的價格為70美元,”波斯特指出。“這讓我有足夠的信心,最終我們可以擴大[生產]規模,並以合理的價格生產。”但是不要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在當地超市的貨架上找到波斯特的實驗室培育肉。新聞釋出會的目的是向世界展示這項技術是可用的,波斯特說,並補充說“要改進它,可能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才能將其推向超市。”

為了讓漢堡為今天的倫敦味覺測試做好準備,波斯特將藏紅花和甜菜汁混合到肉條中,以獲得顏色。漢堡本身是以傳統方式製備的,包括麵包屑和粘合劑。然後,在記者面前使用葵花籽油和黃油烹製肉餅,這導致第二位品嚐者、密歇根理工大學的營養科學家漢妮·呂茨勒感嘆缺少鹽和胡椒。“[味道]接近肉,”呂茨勒在咀嚼新鮮準備的肉後說。“我以為口感會很不一樣。我以為它會軟得多。”

波斯特似乎並不太擔心品嚐者的反應。“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他說。“這只是為了證明我們可以做到。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波斯特現在希望透過培育脂肪組織來改善味道。“很多多汁和風味都來自脂肪,”波斯特指出。“在獲得成果之前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對於這位荷蘭研究人員來說,探索這種肉類生產方法的主要原因是為日益嚴重的糧食危機提供答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未來40年內,肉類需求將翻一番。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目前超過70%的農業用地用於畜牧生產,為人類消費的作物留下的空間很小。波斯特還指出,實驗室培育的肉將有助於減少甲烷排放,而甲烷排放會導致氣候變化。

儘管關於波斯特和他的兩位實驗室技術人員如何以普通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合理價格大規模生產這種肉,使其成為農場飼養牛肉的替代品,仍有許多問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生產的肉不是為素食者準備的。“我們正在努力讓牛肉食用者以環保和道德的方式食用牛肉,”他說。“讓素食者繼續做素食者吧——這甚至比食用培養肉更環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