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測方法相互比對

一種名為“模式資訊學”的方法被認為是最可靠的。該方法尋找地震活動中異常的增加和減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每個位於地震多發地區的人都想知道下一次大地震何時會來,但是人們對地震的瞭解並不充分,並且有大量預測地震風險的方法。那麼哪一種方法效果最好呢?

對七種不同技術的測試,有一天可能會揭示地震何時會發生,這可能有助於縮小範圍。

到目前為止,短期內似乎不可能對地震進行可靠的預測——例如,2004年加利福尼亞州帕克菲爾德發生的6級地震就沒有發出早期預警,甚至今年早些時候襲擊日本的9級特大地震也沒有發出預警,儘管日本是地球上地震監測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儘管如此,研究人員指出,地震並非在空間和時間上隨機發生。大地震傾向於發生在小地震發生的地方,並且活躍斷層上的地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半週期性地發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有更多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多年來,科學家們已經討論了許多不同的地震預測方法。例如,一種技術可能會檢視小地震的震級和時間來預測何時可能發生更大的地震;另一種技術可能會檢查古代地震的地質證據來預測未來何時可能發生地震;還有一種技術可能會估計斷層中積累了多少應力來猜測它們何時可能因壓力而破裂。

為了確定哪種技術可能效果最好,研究人員被邀請向區域地震可能性模型(RELM)測試提交未來地震的預測,這是對此類方法進行的首次競爭性分析。該專案得到了南加州地震中心的支援,該中心是由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600名研究人員組成的聯盟。

七個研究小組提交了預測。目標是估計在2006年至2011年期間,加利福尼亞州及其周邊地區7,600多個網格內(覆蓋約360,000平方英里(930,000平方公里))發生4.95級或更高震級的地震的機率。在此期間,該地區發生了31次給定震級的地震。

在七種技術中,一種被稱為“模式資訊學”的方法得分最高,被認為是最可靠的。這種方法尋找地震活動中異常的增加和減少,如果這些變化的數量或強度超過基於過去事件的閾值,則給定區域將被標記為熱點。

在發生地震的22個網格中,模式資訊學模型將17個標記為潛在的熱點。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地球物理學家唐納德·圖科特(Donald Turcotte)表示,在這17個熱點中,該模型對地震發生的確信度在所有預測技術中最高,他幫助開發了該模型。

圖科特警告說:“我們並不是在預測特定地震的發生。我們給出的只是地震發生的相對風險。”

圖科特告訴“我們的奇妙星球”,未來這項研究可能會擴充套件到美國其他地區和其他國家。他和他的同事今天(9月26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線上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發現。

© 2011 TechMediaNetwork.com。版權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