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秋季,當裝有引起炭疽病細菌孢子的信封開始寄達媒體辦公室和國會山時,生物戰的新時代開始了。為了查明襲擊的源頭,聯邦特工迅速找到專家,對超細粉末狀孢子進行尖端的分子指紋分析。這項證據幫助政府認定一名陸軍科學家是罪魁禍首,目前正在由國家科學院審查。然而,該事件的基本教訓——生物武器不再僅僅是戰場風險,執法部門與科學界之間的創新合作是有效的——似乎已經被遺忘。
在應對生物武器威脅方面,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政府,仍然固守著數十年前的核武器模式,這種模式專注於阻止敵對國家獲取受到嚴密保護的武器製造材料。然而,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當今的現實情況,因為在現代社會中,非國家行為者比國家更有可能使用生物戰劑,而且生物技術的進步使得這些武器更容易獲取。安全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說,潛在的恐怖分子不再需要竊取致命病原體,因為常見的基因工程技術可以將良性微生物轉化為致命殺手,或者利用合成生物學工具從零開始構建病毒。
現在,顛覆分子甚至不再需要自己製造武器——他們可以在網上找到現成的材料來源。在第 84 頁的“假肉毒桿菌,真威脅”一文中,肯·科爾曼和雷蒙德·A·齊林斯卡斯指出,國際造假者大量湧現,他們正在利用人們對除皺藥物肉毒桿菌的狂熱追捧來牟取暴利,肉毒桿菌的活性成分肉毒桿菌神經毒素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毒素之一。許多銷售都是透過網站進行的,而且大多數假冒產品都含有真毒素,這意味著地下釀造者可能已經在培養致命的產毒細菌,以滿足狂熱的消費者需求。作者問道,有什麼能阻止這些罪犯乾脆將純毒素賣給恐怖分子呢?事實上,有什麼能阻止恐怖分子自己進入盜版肉毒桿菌業務,以獲取利潤並輕鬆獲得毒素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問題不僅限於肉毒桿菌毒素。華盛頓特區史汀生中心政策智庫 1 月份釋出的一份報告指出,政府“特定製劑”潛在生物武器清單上的其他專案,如蓖麻毒素和河豚毒素,也正在開發為治療癌症和緩解疼痛的藥物。如果這些新藥中的一種變得非常流行,是否又有一種特定製劑會激發新一波非法網際網路創業者?
報告認為,聯邦政府對這些兩用物質的分散控制加劇了問題。雖然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嚴格監控研究中使用的肉毒桿菌毒素,但一旦毒素進入藥物製劑,該機構的監管就結束了。然後,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只需要確保產品對患者的安全,而不是對作為潛在恐怖襲擊目標的一般公眾的安全。
生物武器變成美容產品的全球電子商務幽靈再次提醒人們,自 2001 年以來,世界一直在快速變化。在聯邦調查局特工使用 Twitter 和 Facebook 抓捕罪犯的時代,美國生物武器政策需要跟上時代步伐。科爾曼和齊林斯卡斯提倡對假冒肉毒桿菌問題採取積極主動的方法,這種方法可能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執法部門和科學家之間開展國際合作,獲取假冒樣品進行分子指紋分析,可能有助於識別似乎主要位於亞洲和前蘇聯地區的非法生產者,並可能使相關政府能夠介入並取締他們。現在需要更具創新性的合作,在另一次生物武器襲擊發生之前,以降低其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