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基因“反療法”阻止腫瘤在培養物中生長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使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它們最顯著和最致命的特徵——它們必須無限期地分裂。在正常的成年細胞中,染色體末端的帽子狀結構,稱為端粒,阻止了這種活動。每次細胞複製時,一部分帽子都會丟失,因此最終細胞將無法再分裂。但是癌細胞透過重新啟用端粒酶來繞過這種自然倒計時,端粒酶是一種在每次連續分裂後重建端粒尖端的酶。現在,端粒酶的共同發現者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和她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同事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破壞腫瘤細胞中酶的方法。在一系列實驗中,如今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所述,他們的方法減緩或阻止了培養物和小鼠體內癌細胞的生長。

研究人員在編碼端粒酶RNA的基因中插入了一個非常小的突變,端粒酶RNA是一小段RNA序列,它充當構建DNA端粒尖端的模板。這種改變並沒有影響測試細胞中的所有端粒,而是“解開”了每個細胞中的幾個端粒,布萊克本說。儘管如此,這足以在大多數細胞中引發DNA損傷反應,導致它們停止分裂或實際上自殺。“我們對這種效果的強大程度感到非常驚訝,”布萊克本說。“癌細胞很難對付。它們通常會忽略告訴它們自殺的訊號。但是透過在端粒酶中摻入少量不良端粒酶,我們看到了強大的效果。”

研究人員現在計劃進一步探索這種方法的治療潛力。他們將首先在剛從患者身上提取的人類癌細胞上測試該方法,這些癌細胞的行為可能與此處報告的實驗中的培養細胞不同。他們還將研究其他改變基因的方法(基因反療法),以及可能以相同方式扭曲端粒酶的小分子。由於正常細胞不產生端粒酶,任何影響它的補救措施都不應損害健康組織,這是許多當前癌症治療的主要缺點。“成功將取決於細節和確定交付方法,”布萊克本說,“但它是眾多合理的靶點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