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南方一個洞穴的牙齒表明,大約10萬年前,智人就已抵達中國——而當時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我們的物種尚未遠行至非洲以外。
英國牛津大學的考古學家邁克爾·佩特拉利亞說:“這太令人震驚了,這是重大發現。”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是過去十年亞洲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在中國湖南省道縣,石灰岩洞穴星羅棋佈。最近對那裡一個佔地超過3平方公里的洞穴系統的挖掘發現了47顆人類牙齒,以及鬣狗、已滅絕的大熊貓和數十種其他動物的遺骸。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石器工具;很可能人類從未居住在洞穴中,他們的遺骸是被捕食者拖進去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倫敦大學學院的古人類學家瑪麗亞·馬丁農-託雷斯說,這些牙齒毫無疑問是智人的牙齒。她與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同事吳劉和吳謝捷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們的小尺寸、細根和平坦的牙冠是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智人的典型特徵,並且牙齒的整體形狀與古代和現代人類的牙齒幾乎沒有區別。該團隊今天在《自然》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結果。
圖片來源:《自然》
確定牙齒的年齡被證明是棘手的。它們不含放射性碳(5萬年後幾乎消失)。因此,該團隊對洞穴中的各種方解石沉積物進行了年代測定,並利用各種動物遺骸推斷出人類牙齒的年齡可能在 80,000 至 120,000 年之間。
早期的遷徙者
馬丁農-託雷斯說,這些年齡顛覆了傳統觀點,即來自非洲的智人大約在5萬至6萬年前才開始殖民世界。在非洲以外已經發現了更古老的現代人類蹤跡,例如以色列斯庫爾和卡夫澤洞穴中大約10萬年前的遺骸。但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遺骸僅證明了更廣泛遷徙的失敗嘗試。
佩特拉利亞說:“這表明這不是一次失敗的遷徙。”他長期以來一直主張現代人類透過一條南部路線早期擴張到亞洲。“這是一個確鑿的證據,證明早期人類——絕對是智人——在東亞的早期存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克里斯·斯特林格曾認為來自斯庫爾和卡夫澤的遺骸標誌著不成功的遷徙,他說他現在被道縣的牙齒說服了。
如果沒有牙齒的DNA,就不可能確定道縣人和包括當今亞洲人在內的其他人類之間的關係。但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人類學家讓-雅克·胡布林認為,後來的幾波人類取代了他們。其他遺傳證據表明,當今的東亞人是大約 55,000 至 60,000 年前在西亞與尼安德特人雜交的人的後代,胡布林指出。
同樣不清楚的是,為什麼現代人類到達東亞的時間會比到達歐洲的時間早得多,而最早的遺骸大約有 45,000 年的歷史。馬丁農-託雷斯認為,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瀕臨滅絕之前,人類無法在歐洲立足。佩特拉利亞說,冰河時代歐洲寒冷的氣候可能對適應非洲的人們構成了另一個障礙。
雖然胡布林表示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道縣的牙齒年齡超過 80,000 年,但他指出,其中幾顆牙齒有可見的齲洞,這是 50,000 年以上的人類牙齒中不常見的特徵。他說:“可能是早期現代人類在熱帶亞洲的飲食很特殊。”“但我很肯定,這個觀察結果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馬丁農-託雷斯說,她的團隊計劃透過檢查牙齒磨損的模式,更仔細地研究齲洞和道縣人的飲食。
中國南方充滿了類似的洞穴,這些洞穴可能會更詳細地描述人類早期的探索,例如他們製造的工具。“這只是冰山一角,”佩特拉利亞說。“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本文經許可轉載,首次發表於201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