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0 年世界盃第二輪的一場比賽的第 39 分鐘,英格蘭的弗蘭克·蘭帕德射門攻向德國的球門。球擊中球門網的橫樑,彈到地面,然後再次彈到橫樑,之後被德國守門員在危險區域外接住。裁判判罰為無效進球,因為球沒有完全越過與橫樑平行的球場上的白色球門線。但實際上球越過了。 影片回放清楚地顯示,蘭帕德的射門在彈起之前,球已經擊中了球門線內近三分之一米處的地面。但判罰已定,德國隊得到了球。英格蘭隊輸掉了那場比賽,並被淘汰出世界杯。
蘭帕德那次未被判定的進球立即重新引發了多年來在足球界一直存在的爭論。這項運動是否應該安裝門線技術——可以準確告知裁判球何時越過關鍵的白線的感測器?許多人認為英格蘭與德國的比賽是足球需要擁抱技術的一個典型案例。但長期以來,負責監督國際足球規則的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 (IFAB) 對在比賽中新增任何型別的技術都持冷淡態度。相反,他們引入了兩名新的裁判來監視球門線。
然而,由於有如此多的球員在附近徘徊,這些額外的裁判員並不總是能看得清楚。今年歐洲盃上另一次誤判就是一個例證,當時使用了五裁判系統。在一場關鍵比賽的第 62 分鐘,烏克蘭前鋒馬爾科·德維奇射出的球被英格蘭守門員撲出並彈向球門線,之後被一名英格蘭後衛解圍。門線裁判判罰為無效進球,但回放顯示球越過了球門線。這個進球本應讓烏克蘭與英格蘭打成 1-1 平,但沒有這個進球,他們以 0-1 輸掉了比賽,並被淘汰出錦標賽。之後,這項運動的管理機構國際足聯 (FIFA)(國際足球協會)主席塞普·布拉特在推特上發文:“在昨晚的比賽之後,門線技術 [GLT] 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需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歐洲盃之前,IFAB 改變了主意,並允許嘗試來自 10 家競爭公司中的兩家的門線感測器:GoalRef 和 鷹眼。7 月初,IFAB 批准了兩項技術,儘管它們仍將是可選的。國際足聯表示,它將在未來的比賽中使用門線技術,包括 2014 年在巴西舉行的下一屆世界盃。
這兩家公司的方法截然不同。鷹眼系統的許多細節在這一輪測試結束後才會公佈,該系統基於您可能在頂級網球比賽中看到的技術。放置在足球場周圍的一系列攝像機將觀察球並計算其在空中的位置,以確定它是否完全越過了球門的平面。如果裁判在場上的判罰存在爭議,官員可以檢視鷹眼的回放,就像網球官員和球迷現在可以精確地看到球是落在界內、界線上還是界外一樣。
GoalRef 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系統。沒有攝像機,也沒有高速計算機來處理影片。相反,GoalRef 依賴於跨越球門開口的低水平磁場。球門柱內的電線產生磁場,而球內的電線在球完全透過開口後會擾亂該磁場。然後,該系統會提醒裁判球已越過球門線。
球內的電線足夠小且堅固,足以承受被踢 90 分鐘的衝擊,並且它們的重量很輕,以至於 GoalRef 球與普通球無法區分。“如果你不知道它是一個特殊的球,你就無法判斷它是普通的還是使用了特殊技術的球,”GoalRef 的科學家 René Duenkler 說。該球甚至獲得了國際足聯的批准,可用於比賽。
這兩種技術的區別在於,一種是基於攝像機的,而另一種則不是。而這種差異可能是決定性因素。與網球比賽中攝像機和球之間的視線幾乎沒有任何東西或人阻擋的情況不同,足球比賽提出了獨特的挑戰,尤其是在任意球和角球期間。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有 10 名球員靠近球門,這使得攝像機更難明確地記錄球何時越過球門線。鷹眼拒絕評論其技術,因為它仍處於測試階段,但該公司的網站指出,它正在尋找一種透過使用多個攝像機角度來彌補這個問題的方法。
並非每個人都熱衷於門線技術。 歐洲足球協會聯盟 (EUFA) 主席米歇爾·普拉蒂尼擔心引入這項技術將開啟更多幹預比賽的滑坡,他堅決反對這項技術。因此,即使歐足聯不支援,國際足聯也支援,而下一個國際足球舞臺將展示一種新的道具——一種將有助於加強贏家和輸家之間界限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