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哪一邊

都是右撇子為了更大的利益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如果問為什麼大多數人是右撇子,答案可能與魚群聚集的原因類似。兩位神經科學家認為,社會壓力驅使個體協調他們的行為,以便群體中的每個人都能獲得進化優勢。

大約 85% 的人更喜歡用右手,這由大腦的左半球控制。一種理論上的好處是將特定功能定位於一個半球,這樣可以解放另一個半球來處理不同的任務。但這種觀點並不能解釋為什麼首先存在人口範圍內的慣用手趨勢。此外,近年來收集到的證據推翻了長期以來認為人類慣用手是大腦特殊化(可歸因於語言)的獨特副產品的說法。一系列研究表明,從魚類到靈長類動物的物種都存在大腦側化現象。例如,去年 8 月,科學家發現野生黑猩猩表現出手的偏好。

的裡雅斯特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喬治·瓦洛蒂加拉和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萊斯利·羅傑斯認為,整個動物王國中側化的存在表明它具有某種好處。同樣在去年 8 月的《行為與腦科學》雜誌上,兩人提出了證據來支援他們的觀點,即社會約束迫使個體朝著同一方向的不對稱性發展。他們指出,例如,當威脅出現在小雞的左側時,小雞更容易發起攻擊。羅傑斯發現,大腦更不對稱的小雞形成更穩定的社會群體:她假設,也許透過從右側互相靠近,小雞之間的爭鬥會減少,並且更有可能注意到捕食者。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側化似乎也為某些魚類帶來優勢。在某些物種中,當捕食者攻擊時,大多數魚類傾向於向左遊,而其他物種則向右遊。這種模式的潛在好處似乎並不直觀:捕食者可能會了解到,從特定一側攻擊魚類更有效。但瓦洛蒂加拉和羅傑斯的觀點與關於魚類為何成群結隊的傳統解釋相符。當受到威脅時,朝同一方向轉彎的魚比分散成為一群橫衝直撞的魚更有生存機會。

然而,鳥類和魚類的資料並不能解釋人類的慣用手。“問題就變成了:也許這種側化現象早在哺乳動物出現之前就存在了,”英格蘭利物浦大學的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推測。“哺乳動物的大腦之所以像現在這樣側化,僅僅是因為它們的祖先是這樣,可以追溯到魚類的起源。”

對黑猩猩的研究支援了這一觀點。芝加哥林肯公園動物園的伊麗莎白·V·朗斯多夫和埃默裡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威廉·D·霍普金斯最近發表的資料表明,野生黑猩猩在某些工具輔助任務中表現出可遺傳的、群體範圍的手偏好——例如,他們觀察到的野生黑猩猩中有三分之二更喜歡用左手拿棍子從洞裡挖白蟻。此前,靈長類動物在圈養條件下表現出右手偏好,但在野外沒有表現出慣用手,這導致科學家推測它們是透過與人類互動而變得側化的。

黑猩猩的發現填補了下等脊椎動物和人類之間一直令人困擾的缺失環節。“擺脫人類獨特性論點真的很好,”霍普金斯說。“這讓人們真正重新思考他們的一些想法。”

對於側化現象還存在其他解釋——例如,它作為更大的基因包的一部分被傳遞下來,這種基因包以與特定側化無關的方式提高了擁有者的生存機會。“我不同意存在一種明確方法的觀點,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需要推斷,”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神經科學家傑弗裡·赫茨勒說。[分隔符]

考慮到可能存在的進化原因來遵守規範,那麼左撇子、局外人、那些在所有人都在曲折前進時卻逆流而上的人呢?瓦洛蒂加拉指出,來自捕食者的安全隨著群體規模的增加而增加,但競爭也隨之增加,這使得不同的行為變得有益。對某些一對一運動(例如拳擊)中左撇子的研究表明了同樣的道理。所以放鬆,所有不墨守成規的人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