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醫生可能會告訴患者在早上或晚上,或者可能在餐後服藥。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許多指導藥物靶向蛋白生成的基因,其活性具有受身體晝夜節律驅動的每日週期。例如,用於控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藥物,如果在某些甲狀腺基因最活躍時服用,可能最有效。相反,在基因處於閒置狀態時服用藥物可能無效。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研究員馬克·D·魯本(Marc D. Ruben)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他表示,明智的用藥時間“可以減少達到預期效果所需的藥物劑量,或在相同劑量下減輕副作用。”
致謝:Martin Krzywinski;來源:“組織特異性節律表達人類基因資料庫在晝夜節律醫學中的潛在應用”,作者:馬克·D·魯本等,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第10卷;2018年9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