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樣疾病已困擾人類 14000 年

從巴西遺骸中提取的古代 DNA 表明,梅毒和其他密螺旋體疾病的起源比之前認為的早 10000 年

3d illustration of a syphilis pathogen spiral on pink background

螺旋形細菌梅毒螺旋體(人工著色)不僅引起性病梅毒,還引起雅司病和地方性梅毒等傳染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近 2000 年前居住在南美洲東海岸的人類遺骸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導致梅毒的微生物家族的證據。

今天在《自然》雜誌上報道的這項發現,進一步質疑了本已站不住腳的哥倫布船員將梅毒傳播到歐洲的說法。科學家們說,更重要的是,古代基因組將導致梅毒和其他“密螺旋體”疾病的梅毒螺旋體的起源推早了數千年。

一個破壞性的家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臭名昭著的密螺旋體感染是性病梅毒,它通常由蒼白密螺旋體亞種引起,但也可能由其他亞種引起。第二種亞種最常與雅司病有關,雅司病會在手腳上引起皮膚病變。第三種亞種引起最常見的口腔感染,稱為地方性梅毒。如果不加以治療,這三種疾病都會損害骨骼。

梅毒和其他密螺旋體疾病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十五世紀後期開始在歐洲爆發的爆炸性梅毒疫情導致了哥倫布船員從美洲傳入該疾病的理論。

但是,在哥倫布之前的美洲遺骸中缺乏梅毒的明確證據,引發了對這一理論的質疑。2020 年,研究人員報告稱,在十五世紀的歐洲發現了多種蒼白密螺旋體菌株——其中一些可能早於哥倫布船員的返回。這一發現表明,在航海者返回之前,這種細菌已經在歐洲進化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哥倫布之前

為了更好地瞭解美洲密螺旋體疾病的歷史,2020 年研究的領導者、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古遺傳學家維雷娜·舒內曼和克爾圖·馬揚德及其同事在埋葬在約 2000 年前的巴西南部海岸的人類遺骸的骨骼標本中尋找密螺旋體細菌的跡象。

研究人員發現,從骨骼中提取的蒼白密螺旋體基因組與現代亞種的基因組最相似,後者通常引起地方性梅毒——這種疾病在今天的美國並不常見。古代基因組與通常與雅司病或梅毒相關的菌株不太相似,這兩種疾病都在南美洲發現。這表明,目前蒼白密螺旋體亞種的分佈與過去不同。

對基因組的進一步分析表明,已知的蒼白密螺旋體譜系可能早在 14000 年前就開始多樣化——比之前認為的早 10000 年——並且現代菌株在過去 3000 年中進化而來。“看來它們已經陪伴我們很長時間了,這出乎意料,”舒內曼說。

尋找密螺旋體的起源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微生物學家希拉·盧克哈特說,有 2000 年曆史的蒼白密螺旋體基因組“非常了不起”,這意味著現在已經在美洲的古代遺骸中鑑定出了三個關鍵亞種。

然而,盧克哈特補充說,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密螺旋體亞種可以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已知與地方性梅毒和雅司病相關的亞種會引起性病梅毒。因此,她說,“尋找梅毒的起源實際上是在尋找密螺旋體的起源”。

研究人員說,在 2000 年前的巴西發現引起地方性梅毒的密螺旋體並不能直接反駁梅毒隨哥倫布一起返回的說法。但是,先前在十五世紀歐洲發現的多種密螺旋體菌株的證據以及蒼白密螺旋體的修訂進化時間表使得這種情況更加不可能。“所有這些都指向它們不是從美洲進口的方向,”舒內曼說。

一種可能性是,密螺旋體疾病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在歐亞大陸或非洲出現,並隨著第一批人類至少在 15000 年前遷移到美洲而到達那裡。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坦佩分校的考古遺傳學家安妮·斯通說,另一種可能性是細菌從動物宿主跳到人類身上,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指出,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動物,包括兔子,都可能感染蒼白密螺旋體。“可能存在我們需要考慮的宿主。”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4 年 1 月 24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