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永久凍土可能在 2100 年消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北極地區地表以下 11 英尺的土壤持續融化。沉降坑正在出現,高速公路正在彎曲,房屋和森林正在傾斜,所有這些都對從摩爾曼斯克到朱諾的景觀、野生動物和城市造成嚴重破壞。這層永久凍土層——定義為持續冰凍兩年以上的土壤——覆蓋了北半球近四分之一的陸地。但這個總面積正在縮小,新的模型顯示,它可能在本世紀末幾乎消失殆盡。

“我們的模型預測,地表 [11 英尺] 以內的永久凍土面積將在下個世紀急劇下降,”科羅拉多州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氣候變化研究員戴維·勞倫斯解釋說。“更深的永久凍土,可以向下延伸 [超過一英里],我們的模型沒有表示,將基本不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勞倫斯和他在科羅拉多大學的同事安德魯·斯萊特開發了一個模型,該模型考慮了大氣、陸地、海洋、海冰和土壤本身的影響。“人們以前使用模型研究過永久凍土,但不是在一個完全互動的氣候系統模型中,”勞倫斯指出。

研究人員將該模型應用於幾種情景,以確定在不同濃度的溫室氣體下,永久凍土會如何反應:一種情景是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從目前的百萬分之 350 (ppm) 飆升至 2100 年的百萬分之 810;一種情景是由於部署了無排放技術,這種濃度水平穩定在百萬分之 550 左右;以及一種被稱為“一切照舊”的情景,其中濃度攀升至百萬分之 700。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飆升情景下,永久凍土從今天的超過 400 萬平方英里減少到 2100 年的僅 40 萬平方英里。即使在最佳情景下,永久凍土也縮小到僅覆蓋 150 萬平方英里。“如此大規模的永久凍土退化可能對生態和社會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中寫道。(在上圖中,淺藍色表示當前的永久凍土覆蓋範圍;深藍色表示“一切照舊”情景下的未來覆蓋範圍。)

今天,北極河流向海洋輸送的淡水已經比 20 世紀 30 年代多了 7%。該模型正確預測了這種上升,並指出到本世紀末,水流量將增加多達 28%,因為水在沒有被凍土阻擋的情況下排出。這可能會影響從海冰的形成到北冰洋洋流迴圈的一切。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層永久凍土層包含世界上土壤中 20% 到 60% 的碳。融化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正反饋迴圈”,從而推動全球溫室氣體濃度進一步升高。“主要的反饋是目前‘鎖定’在凍土中的有機物可能加速分解,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升高,”勞倫斯說。“如果這種排放大規模發生,它可能會加速或加劇全球變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