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抗生素耐藥性細菌可能更致命

研究結果與普遍觀點相悖,後者認為細菌在獲得耐藥性後,“適應性”會降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抗生素耐藥性細菌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難對付: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些細菌不僅更難治療,而且似乎總體上“適應性”更強,這意味著它們在宿主體記憶體活得更好,並引起更致命的感染。

這些發現與醫學界的普遍觀點相悖,即當細菌獲得耐藥性時,它們在某些方面會變得“適應性”較差,例如,它們傳播得不太容易。研究人員說,儘管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這是真的,但支援這種觀點的證據有限。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抗生素耐藥性基因銅綠假單胞菌(引起肺部感染的細菌)的影響。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們發現,在研究期間,感染了耐抗生素銅綠假單胞菌菌株的小鼠比感染了不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銅綠假單胞菌菌株的小鼠更可能死亡(在沒有任何型別治療的情況下)。[需要警惕的6種超級細菌]

耐抗生素菌株也更能夠殺死某些免疫細胞(身體抵抗細菌和其他病原體的防禦系統)。

來自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在今天(7月22日)出版的《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寫道:“獲得抗菌素耐藥性的一個可能被忽視的後果可能是病原體的適應性和毒力增強。” 他們說,這一發現“引起了人們的嚴重擔憂,即耐藥菌株可能更適合引起嚴重的、更難治療的感染,而不僅僅是抗生素治療複雜性所引起的問題。”

研究人員還對另外兩種細菌菌株得出了類似的發現:鮑曼不動桿菌(引起醫院人群感染)和霍亂弧菌(引起腹瀉疾病霍亂)。例如,具有某些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的霍亂弧菌比沒有這些基因的細菌更能在兔子的胃腸道中生長。

研究人員寫道:“我們的結果表明,面對全球範圍內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耐藥性微生物的適應性優勢可能會加劇毒力,從而使對抗耐藥性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

>>點選此處檢視關於抗生素耐藥性的報告

研究人員寫道,這些發現也“強調了有效控制抗生素耐藥性病原體的出現以及開發預防和治療感染的替代方法的必要性。”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健康安全中心傳染病專家兼高階助理阿梅什·阿達利亞博士說,新的發現並不完全令人驚訝。這是因為允許細菌抵抗某些抗生素的突變也可能產生其他影響,包括增強細菌的生存能力。阿達利亞說,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和病原體適應性之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權衡”,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阿達利亞還指出,研究人員在洞穴中發現了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即使這些細菌從未與人類接觸過,也沒有接觸過抗生素藥物。阿達利亞說,細菌很可能在很久以前就進化出這些耐藥性基因,以防禦其他細菌,或幫助它們以其他方式生存。

阿達利亞說:“抗生素耐藥性不僅僅是在青黴素發現之後才出現的東西。”

研究結果表明,即使醫生改進抗生素的使用方式,也可能始終存在一定程度的抗生素耐藥性。阿達利亞說:“抗生素管理可能存在侷限性。”

阿達利亞說,這意味著阻止抗生素耐藥性將需要不僅僅是謹慎使用抗生素。阿達利亞說,研究人員需要開發與抗生素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療和預防方法,例如靶向某些細菌毒素的藥物或新的疫苗。

版權所有 2015 年LiveScience,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