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陽觀測航天器捕捉到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影片中,比地球大得多的超熱等離子體環像雨一樣落在太陽表面。
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觀測到2012年7月19日太陽爆發了一次中等強度的耀斑。機構官員表示,這次爆發還產生了巨大的、閃爍的等離子體環,這是被稱為“日冕雨”現象的一個例子。
美國宇航局官員在描述美國宇航局週三(2月20日)釋出的四分鐘太陽等離子體“雨”影片時寫道:“日冕[太陽的外層大氣]中的熱等離子體在該區域強磁場的作用下冷卻和凝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們補充說:“磁場是看不見的,但帶電等離子體被迫沿著磁力線移動,在304埃的極紫外波長中明亮地顯示出來,並在緩慢落回太陽表面時勾勒出磁場輪廓。”
耗資8.5億美元的SDO航天器最近在太空執行滿三年。它於2010年2月11日發射升空,啟動了一項為期五年的主要任務,旨在提供關於太陽、太陽耀斑和其他空間天氣事件的極其詳細的觀測。
迄今為止,SDO已經取得了成果,截至去年年底,已經捕捉到超過1億張關於我們恆星的影像。該航天器去年最令人難忘的一些照片在另一個影片中得到了突出展示,美國宇航局上週釋出該影片以慶祝該任務的週年紀念日。
但SDO所做的不僅僅是照亮太陽。該航天器還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瞭解彗星,特別是像洛夫喬伊彗星這樣的“掠日彗星”,它在2011年12月在太陽日冕中倖存下來。
科學家們還在去年6月,從地球的角度,利用SDO更多地瞭解了金星在“凌日”期間的金星大氣層。金星凌日吸引了全世界的天文愛好者和研究人員,因為下一次凌日要到2117年才會出現。
SDO並不是唯一一個密切關注太陽的航天器,太陽目前正處於其11年活動週期的活躍期,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達到頂峰。美國宇航局的雙胞胎STEREO探測器以及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NASA和歐洲航天局之間的合作專案)也每天提供我們恆星的觀測影像。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再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