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在今年七月和八月,日本就有超過 70,000 人因中暑而前往急診室就診。在伊朗,持續的熱浪關閉了政府機構、銀行和學校。在美國,鳳凰城、亞利桑那州和拉斯維加斯等城市連續數週忍受了 100 華氏度(38 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這些只是歐洲和美國氣候機構發現的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六月至八月的一些標誌——它們讓人們得以一窺進一步變暖將如何改變地球。
這個新的夏季記錄,平均氣溫為 62.2 華氏度(16.8 攝氏度),以微弱的 0.05 華氏度(0.03 攝氏度)超過了去年夏季異常高的平均氣溫。兩者都構成了自 1850 年以來的編年史中最高的兩個夏季平均氣溫。但對古代樹木年輪的研究表明,2023 年的氣溫——以及 2024 年的氣溫——是過去 2,000 年來最熱的。一些氣候科學家計算,這兩年的夏季平均氣溫甚至可能是 125,000 年來最高的;在地球歷史上的那麼久遠以前,河馬在英國周圍的水域中游泳,森林點綴著北極。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環境資訊中心現在表示,2024 年有 97% 的可能性會超過 2023 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完整年份。
炎熱的六月和八月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今年夏天的記錄。這兩個月都打破或追平了2023 年的熱記錄,全球地表平均氣溫超過工業化前水平至少 2.7 華氏度(1.5 攝氏度)。2016 年,根據《巴黎氣候協定》,各國同意努力將全球變暖控制在這個閾值以下——儘管該目標考慮的是多年平均值,而不是單個月份。如果七月份再熱一點,地球本可以聲稱連續 14 個月氣溫超過這個閾值。(然而,七月份確實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7 月 22 日,全球平均氣溫達到 62.89 華氏度,即 17.16 攝氏度,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高出約 3 華氏度,即 1.7 攝氏度。)今年,從墨西哥到查德等 15 個國家的氣溫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還打破了 130 項國家月度記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如此多的記錄反映了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的程度。全球氣溫記錄確實集中在厄爾尼諾現象周圍,最近一次厄爾尼諾現象始於 2023 年末,結束於 2024 年 5 月。這種複雜的氣候模式導致大量熱量從熱帶海洋釋放到大氣中。但厄爾尼諾現象僅對全球氣溫變化貢獻 0.36 華氏度(0.2 攝氏度),單靠厄爾尼諾現象無法產生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的快速變化。“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實際上每十年都會增加相當於一次永久性厄爾尼諾現象的熱量,”為非營利性突破研究所工作的氣候科學家 Zeke Hausfather 說。他還指出,其他未知因素似乎也在起作用,因為科學家們認為,在 2023 年和 2024 年整個地球觀測到的變暖中,高達三分之一的原因無法用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或厄爾尼諾現象來解釋。
地球過去曾經歷過更極端的氣溫,但那些極端氣溫是逐漸累積起來的。“這些是通常需要數百萬年或數千年才能發生的地質趨勢,”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的生物系統工程師 Angel Fernández-Bou 說。“現在,[同樣的]溫度升高會在幾十年內發生。”因此,科學家們擔心地球變暖的速度太快,以至於生物及其環境無法適應。
例如,現代化的排水系統可能無法承受越來越強的降雨。隨著熱浪變得更加強烈和頻繁,我們的身體將無法忍受長時間在戶外——或在沒有空調的室內——停留。預計日益嚴重的野火將燒燬數千英畝的農作物和牧場。Hausfather 指出,過去的適應措施已被證明比以前想象的更緩慢且成本更高。
儘管全球和國家氣溫記錄清楚地表明瞭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捕獲了多少過剩熱量,但真實的人們並非生活在平均氣溫中。這些測量結果可能會掩蓋廣泛的區域差異和極端情況。在美國西南部,連續的夏季熱穹頂創造了地球上最熱的地區之一:截至 9 月 4 日,鳳凰城連續 100 多天達到 100 華氏度。這打破了該市 1993 年創下的連續 76 天的記錄。七月份的熱浪給巴黎的奧運會運動員帶來了負擔,在葡萄牙和希臘蔓延了野火,並加劇了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缺水狀況。即使在南半球,當時是冬季,整個六月到八月也酷熱難耐。在整個澳大利亞,人們常常感覺更像夏天,整個八月份全國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 5.4 華氏度(3 攝氏度)——西澳大利亞州一個偏遠地區的氣溫達到了創紀錄的 107 華氏度(41.6 攝氏度)。七月份,冬季嚴寒的南極洲地區的氣溫比典型氣溫高出 50 華氏度(28 攝氏度)。
德克薩斯 A&M 大學氣候科學家 Andrew Dessler 表示,在人類停止產生溫室氣體之前,地球將繼續打破熱記錄。他說,由於可再生能源現在比化石燃料更便宜,採取有意義行動的最大障礙不是技術上的,而是政治上的。Dessler 強調說,這意味著“解決方案掌握在我們手中”。
在過去十年中,溫室氣體排放量一直保持穩定,至少阻止了變暖的進一步加速。然而,要阻止全球氣溫進一步升高,就需要停止燃燒化石燃料以及毀林和農業等其他來源的排放。氣候科學家現在預測,地球將在本十年末或下個十年初突破《巴黎協定》設定的 1.5 攝氏度閾值。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旦世界超過 1.5 度,氣候就會立即從良好變為火熱,”Hausfather 強調說。“每十分之一度都很重要;變暖程度越高,影響就越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