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治觀點到個人風格,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偏好和信念,構成了我們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形象背後的生物學原理已被證明難以弄清,但一項新研究的結果提供了一些見解。根據昨天在費城舉行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年會上提出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可能已經確定了控制我們自我意識的大腦區域。
為了探索自我形象的解剖結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學家布魯斯·L·米勒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被診斷患有額顳葉痴呆這種罕見疾病的人。這些人有時會遭受自我意識的劇烈轉變。事實上,米勒自己的一些病人中出現的幾個這樣的病例促使他調查這種現象。米勒回憶說:“一位女士是一位迷人、充滿活力的房地產經紀人,她從穿著昂貴的名牌服裝轉變為選擇廉價的衣服和俗豔的珠子,並向陌生人詢問他們衣服的價格。她對在法國餐廳享用美食的偏好變成了對快餐的熱愛。”
在研究中的 72 名患者中,有 7 名被確認為自我意識發生了劇烈變化。在這 6 名患者中,醫學影像顯示,疾病導致大腦退化最嚴重的區域是右額葉。(第七名患者的大腦右顳葉受損最嚴重。)相比之下,在 65 名沒有經歷自我形象劇烈變化的參與者中,只有 1 人在右額葉表現出最嚴重的異常。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米勒總結說:“這表明右額葉的正常功能對於人們維持自我意識是必要的。它表明,生物學疾病不僅會對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打破已建立的意識和自我反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