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靈長類動物和恐龍曾共同存在於地球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NANCY KLAUD,由菲爾德博物館提供

一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當恐龍統治地球時,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可能已經在樹林中奔跑。今天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靈長類動物——人類所屬的哺乳動物綱目——的出現比之前認為的要早1500多萬年。除了對關於該群體出現的主流觀點提出挑戰外,這些發現可能還會迫使學者們重新思考人類起源的時間。

傳統觀點認為,靈長類動物最早出現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這個日期是基於該群體最古老的可接受的化石代表,這些化石大約來自5500萬年前,再加上為保險起見而增加的幾百萬年。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研究合著者羅伯特·D·馬丁表示,用這種方法估算靈長類動物起源時間的問題在於,早期靈長類動物的化石記錄非常零散。“我們的計算表明,我們只有大約5%的已滅絕靈長類動物的化石證據,”他報告說,“這就像古生物學家試圖用僅僅50塊碎片來重建一個1000塊的拼圖。” 事實上,馬丁和他的同事們使用統計方法得出的估計數字表明,已滅絕的靈長類動物物種數量高達9000種——遠遠超過化石記錄中已知的474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考慮到這一點,該團隊提出,靈長類動物的最後共同祖先——今天由狐猴、懶猴、眼鏡猴、新世界猴、舊世界猴、猿和人類代表——可能生活在大約8100萬年前。至於為什麼如此古老的靈長類動物沒有出現在化石記錄中,可能是因為它們的遺骸沒有儲存所需的條件。但馬丁猜測,共同祖先體型小,是夜行動物,居住在熱帶森林的樹木中,以水果和昆蟲為食(見圖片)。

新的日期雖然與之前的古生物學估計相矛盾,但實際上與分子研究得出的結論相當吻合,分子研究表明靈長類動物在大約9000萬年前與其他哺乳動物分化。 它還表明,人類和黑猩猩在進化道路上分道揚鑣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800萬年前,而不是500萬年前。“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將有助於調和古生物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提出的各種日期之間的差異,”馬丁評論道,“不僅對於靈長類動物,也對於其他生物群體。”

Kate Wong is an award-winning science writer and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focused on evolution, ecology,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paleontology and animal behavior. She is fascinated by human origins, which she has covere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Recently she has become obsessed with birds. Her reporting has taken her to caves in France and Croatia that Neandertals once called home, to the shores of Kenya's Lake Turkana in search of the oldest stone tools in the world, to Madagascar on an expedition to unearth ancient mammals and dinosaurs, to the icy waters of Antarctica, where humpback whales feast on krill, and on a "Big Day" race around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to find as many bird species as possible in 24 hours. Kate is co-author, with Donald Johanson, of Lucy's Legacy: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 She holds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zo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llow Wong on X (formerly Twitter) @katewong

More by Kate 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