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2/4/20):我們的合作伙伴 STAT 報告稱,本報道中討論的研究基於錯誤資訊。
研究人員週四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告,沒有症狀的人似乎也能夠傳播已在中國引起疫情爆發並導致世界衛生當局宣佈全球緊急狀態的新型冠狀病毒。如果得到證實,這一發現將使控制該病毒變得更加困難。
來自德國的案例可能有助於解決關於該病毒的主要未知數之一。截至週四晚,該病毒已在中國感染近 9,700 人,並造成 213 人死亡。其他 18 個國家/地區已報告約 100 例新增感染病例,但尚無死亡病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包括 SARS 在內的一些病毒(也是一種冠狀病毒)只能在患者出現症狀時傳播。其他病毒,如流感,可以在症狀出現前一兩天傳播。如果人們在生病之前就具有傳染性,他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傳播病毒,例如去購物、上班或看電影。在這種情況下,試圖撲滅病毒是一項更加艱鉅的任務。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來自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似乎導致了兩代病例,這意味著感染該病毒的人隨後又將其傳播給了其他人。
新論文中描述的感染病例涉及一位來自上海的女性,她於 1 月 19 日至 1 月 22 日前往德國出差,未表現出任何疾病跡象,包括咳嗽和發燒。她只是在返回中國的航班上開始生病,並於 1 月 26 日被確診感染該病毒,暫定名為 2019-nCoV。
然而,1 月 24 日,一位 33 歲的德國商人與該女性在 1 月 20 日和 21 日舉行過會議,他開始出現喉嚨痛、發冷和肌肉痠痛,並在第二天出現發燒和咳嗽。他開始感覺好轉,並於 1 月 27 日返回工作崗位。
在中國發現該女性感染病毒後,疾病調查人員開始工作,與曾與該女性接觸過的人取得聯絡,包括這位德國商人。當時這位德國商人已經康復,並且在慕尼黑的檢查中看起來很健康。然而,測試表明他感染了病毒。
1 月 28 日,該商人的三名同事病毒檢測呈陽性。這些患者中只有一人與來自上海的女性有過接觸;另外兩人僅與這位德國男子有過接觸。
德國的所有四名患者均被隔離在醫院,並且沒有表現出任何嚴重疾病的跡象。
專家寫道:“無症狀者可能是 2019-nCoV 感染的潛在來源,這一事實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當前疫情的傳播動態。”
德國是四個國家之一(另外還有越南、日本和截至週四的美國),報告了在中國境外有限的本地病毒傳播。中國境外的大多數病例是在在中國感染病毒然後前往其他國家/地區的人員中發現的。
病毒似乎對中國境外國家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這促使世界衛生組織於週四宣佈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即 PHEIC。
直到現在,關於冠狀病毒是否可能發生無症狀傳播還存在一些爭議。中國衛生官員上週末表示,他們已經看到了此類傳播的證據,但美國衛生官員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人多次表示,這仍然是他們試圖解答的問題。
即使無症狀者可以傳播病毒,他們傳播病毒的可能性也可能低於打噴嚏和咳嗽的人——病毒透過這些途徑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
海倫·布蘭斯韋爾貢獻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