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草本補充劑聖約翰草在治療中度重度抑鬱症方面,並不比安慰劑更有效。這項研究結果今天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表明患有抑鬱症狀的患者不應使用這種草藥療法替代臨床治療。
杜克大學醫療中心的喬納森·R·T·戴維森及其同事測試了一種名為 LI-160 的貫葉連翹(聖約翰草)提取物,分別與安慰劑和抗抑鬱藥物舍曲林的效果。研究人員跟蹤了 340 名患有臨床診斷的中度重度抑鬱症患者,至少八週,並隨機為他們分配了一種治療策略。患者和醫生都不知道受試者服用了哪種藥物。報告顯示,八週後,聖約翰草在治療抑鬱症方面沒有顯示出比安慰劑更好的效果。但由於舍曲林在該研究的主要衡量標準上與安慰劑相比也沒有顯著差異,因此結果遠非直接明瞭。服用舍曲林的患者在用於指示症狀嚴重程度的三個量表之一上確實顯示出改善,而貫葉連翹在任何量表上均無效。“戴維森指出,患者不應自行使用非處方藥或補充劑進行治療,而是強烈建議諮詢合適的醫療保健提供者,以評估抑鬱發作的最佳治療方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儘管該研究側重於一種充分表徵的聖約翰草提取物,但市場上銷售的種類繁多,貫葉連翹的活性成分仍不清楚。杜克臨床研究所的研究合著者羅伯特·卡利夫警告說:“只要這類產品在缺乏充分、受控和公正研究的保護下繼續向公眾提供,服用它們就像在用自己的健康玩俄羅斯輪盤賭。” 作者們得出結論,聖約翰草不應取代已證實的臨床方法,包括治療,來治療中度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