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Nature雜誌
根據5月24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幾項分析,貝沙羅汀(bexarotene)這種被吹捧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潛在藥物的癌症藥物,可能並非科學家們所期望的重磅療法。四個獨立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未能完全重複去年加州克利夫蘭市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加里·蘭德雷斯(Gary Landreth)及其同事在該雜誌上發表的引人注目的結果。
蘭德雷斯的研究團隊報告稱,藥物貝沙羅汀可以降低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的濃度,長期以來,該蛋白一直被懷疑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因素,甚至可以逆轉患病小鼠的認知障礙。但這項研究因其聲稱該藥物可以在短短72小時內清除50%的澱粉樣斑塊(被認為會干擾大腦功能的蛋白質粘性團塊)而備受關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這吸引了很多人嘗試重複這些研究,”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菲利普·王(Philip Wong)說。“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做到那樣的事情。”
本週發表的後續研究均未重複貝沙羅汀對斑塊的影響。然而,有兩組研究證實了蘭德雷斯的發現,即該藥物降低了可溶性、自由漂浮形式的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這種蛋白會在斑塊中聚集。
並非所有論文都檢查了小鼠的記憶力,但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拉多斯維塔·科爾達莫娃(Radosveta Koldamova)領導的一個小組發現,貝沙羅汀治療帶來了認知改善。
爭議點
蘭德雷斯在談到這些研究結果時說:“我們原本期望其他人能夠重複這項研究。結果並非如此,我們從根本上不理解這一點。”他認為,其他研究小組可能使用了不同的藥物製劑,這些製劑改變了貝沙羅汀在大腦中的濃度,甚至改變了其生物活性。
在與評論文章一起發表的回應中,蘭德雷斯強調,一些研究證實了原始論文的兩個關鍵結論:降低可溶性β-澱粉樣蛋白水平和逆轉認知缺陷。他說,對斑塊的關注甚至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無關。在過去的十年裡,一些神經科學家開始質疑,對大腦健康最危險的到底是斑塊還是可溶性β-澱粉樣蛋白。
隨著關於斑塊的爭論繼續,科爾達莫娃表示,她和蘭德雷斯觀察到的認知改善表明,貝沙羅汀仍然非常有前景。“患者去醫生那裡不是因為他們有斑塊。他們去是因為他們的記憶力下降,”她說。
倫理困境
其他研究人員表示,矛盾的結果表明,在貝沙羅汀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基礎研究。“貝沙羅汀背後的作用機制尚未得到證實,”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蓋恩斯維爾分校的神經科學家凱文·費爾森斯坦(Kevin Felsenstein)說,他也是其中一篇反對論文的合著者。費爾森斯坦的研究小組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貝沙羅汀降低了可溶性或斑塊形式的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
費爾森斯坦擔心,對蘭德雷斯最初結果的興趣可能會導致該藥物被濫用,因為與許多實驗性療法不同,它已經上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批准貝沙羅汀用於治療皮膚癌。
2012年8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表了一篇文章,預測對未經授權的貝沙羅汀處方作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需求將不斷增長,並敦促醫生等待來自人體臨床試驗的證據。
醫生和研究人員可能很快會得到一些答案:蘭德雷斯的研究小組已經開始了一項早期臨床試驗,以在健康參與者身上測試該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