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神經科醫生艾米·夏(Amie Hsia)在去年二月距離照顧她生病姑姑的急診室數百英里之遙,但她知道姑姑的症狀和影像都指向嚴重中風。夏的姑姑需要快速治療,包括溶栓藥物和一種被稱為血管內血栓切除術的手術,該手術可以去除血栓,恢復大腦缺氧區域的血液流動。
然而,照顧她姑姑的醫院沒有能力進行這種手術,因此夏堅持將她轉到附近一家醫院,在那裡,她姑姑大腦中的血栓被清除。夏的姑姑倖存了下來,並且能夠獨立生活,儘管中風後仍有一些遺留症狀。儘管如此,轉院的過程還是耗費了寶貴的時間——而且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對她造成傷害。
這是週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含義,該研究發現,患有嚴重中風的患者越早接受血栓切除術,三個月後的殘疾程度就越低。研究表明,血栓切除術挽救大腦的益處在中風跡象開始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內最為明顯,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效果會逐漸減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一些專家看來,這項研究呼籲重新調整目前確定救護車應該將中風患者送往哪裡的方法,該方法完全基於距離。他們說,相反,患有明顯嚴重中風的患者應該被迅速送往可以進行血栓切除術的醫院。
“這項研究強調了速度至關重要,”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醫生、美國中風協會的發言人米切爾·埃爾金德(Mitchell Elkind)博士說。“我們必須儘可能高效和快速。”
埃爾金德說,將正確的患者送到正確的醫院的需求,將這一醫療問題轉變為組織問題。
2015年,當五項獨立研究分析了共1287名患者時,顯示了用血栓清除術治療嚴重中風的益處。這些研究表明,通常是腦部最大血管存在血栓的嚴重中風患者,如果同時接受血栓清除術和藥物治療,其效果明顯優於僅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
這項新的分析使用相同的資料表明,患有嚴重中風的患者等待血栓切除術的時間越長,其預後就越差。在症狀出現後三個小時恢復大腦血流的患者中,近三分之二的人在三個月後完全獨立,而等待八個小時的患者中只有46%的人獨立。如果在中風症狀開始後大約七個小時以上進行該手術,則血栓切除術結合溶栓藥物的效果並不比單獨使用藥物更好。
所有醫院都可以提供溶解血栓的藥物,稱為tPA,因此急救人員通常會將所有中風患者送到最近的醫院。如果患者被證明是血栓切除術的候選人——只有約5%的中風患者是——他們會被轉移到另一家醫療中心。
這令中風專家感到驚訝,因為面臨類似危及生命的問題(例如嚴重受傷或心臟病發作)的患者會直接被送往最適合治療他們的機構。
“即使最初醫院的團隊工作很快,通常也需要等待兩個小時才能到達進行手術的醫院,”新研究的作者,卡爾加里大學的神經科醫生邁克爾·希爾(Michael Hill)博士說。“兩個小時太長了。”
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神經科醫生,發表在JAMA上的新研究的社論的主要作者史蒂文·瓦拉赫(Steven Warach)博士在接受STAT採訪時說:“我們想幫助最多的患者,為此,我們需要減少他們接受手術的時間。”
一些州已經開始著手改變決定患者首先去哪裡的系統。
“對於每個患者而言,最近的中心不一定是最好的,”羅德島的介入神經放射科醫生馬赫什·賈亞拉曼(Mahesh Jayaraman)博士說,他幫助開發了一種新的全州系統,以使患有嚴重中風的患者能夠進入全方位服務的醫院。
在這個新系統中識別出患有最嚴重中風的患者,需要培訓急救人員使用五分制來評估患者的症狀,並允許他們將患者直接轉移到中風中心,即使該中心不是最近的醫療機構。
移動式中風單元——配備CT掃描器、血液實驗室和藥物的救護車——是另一種早期識別可能從該手術中受益的患者的選擇。這些單元,例如克利夫蘭診所使用的單元,依靠遠端醫療使神經科醫生、放射科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能夠遠端評估患者。
JAMA的研究強調了立法者和醫生有責任確保危重病患者儘快到達必要的目的地——而無需有醫學傾向的家庭成員介入,夏在週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病學》雜誌上的評論中寫道。
“我們如何確保每個患者都能像那些家庭成員是中風專家的患者一樣獲得相同的護理機會?”夏在一次採訪中說。
像任何涉及醫院收入的問題一樣,這些變化可能會在機構之間引發政治鬥爭。但是像夏這樣的專家希望醫院將患者放在首位——他們強調這樣做是一種道義上的必然。
醫學博士艾莉森·邦德是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內科住院醫師。
編者按(16年9月27日):我們合作伙伴的這篇報道在禁令解除之前被意外發布後於9月26日被撤下。雖然情況已得到糾正,但大眾科學也撤下了最初於9月26日下午12:45在此處釋出的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