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樹蕨擁有出人意料的龐大基因組

一項新研究探索了飛猴蜘蛛樹蕨如何儲存染色體

Worm's-eye view of a flying spider monkey tree.

飛猴蜘蛛樹蕨。

Neil McAllister/Alamy Stock Photo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蕨類植物很奇怪。它們像其他森林植物一樣綠葉蔥蘢,但它們的繁殖方式更像蘑菇——透過釋放孢子云。與大多數有籽的同類植物不同,許多物種不需要夥伴進行受精。最近的研究估計,蕨類植物在大約 4 億年前從有籽植物中分離出來。

而且蕨類植物的基因組異常龐大。儘管蕨類植物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及與有籽植物的關係,但研究人員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些奇怪的基因組。直到最近,才對兩個(相對較小的)蕨類植物基因組進行了完整測序,而開花植物基因組的測序數量超過 200 個。現在,第一個完整的樹蕨基因組已被成功測序——飛猴蜘蛛樹蕨的基因組——暗示了這些奇特的植物是如何積累如此龐大的基因組的。

“如果你想了解種子或花的起源,蕨類植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較物件,”康奈爾大學博伊斯·湯普森研究所的蕨類植物生物學家、新研究的合著者李 Fay-Wei 說,該研究發表在《自然-植物》雜誌上。“但我真正想知道的是,為什麼蕨類植物的基因組如此龐大。”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李的研究小組發現,這種棕櫚樹形的蕨類植物擁有超過 60 億個 DNA 鹼基對,比開花植物的平均基因組多 10 億個(相比之下,人類大約有 30 億對)。新的分析表明,在 1 億多年前,這種蕨類植物的祖先複製了其整個基因組——李說,這是一種在植物中常見的複製錯誤。

但尚不清楚為什麼樹蕨會保留如此多的遺傳物質;大多數開花植物在複製後都會恢復到較小的基因組。李說,這個物種可能是在囤積染色體:“我稱之為近藤麻理惠假說。染色體為蕨類植物帶來快樂,但它們不會為有籽植物帶來快樂。” 他說,對於無性繁殖的植物來說,龐大的基因組可以為有益突變的發生增加機會,同時緩衝不良突變的影響。蕨類植物也很長壽,因此它們的進化速度較慢,這可能促成了遺傳物質的保留。

德國哥廷根大學的植物進化生物學家 Jan de Vries 說,利用完全測序的基因組,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構建蕨類植物不尋常的樹幹狀莖的基因——這為了解有莖植物的關鍵特徵是如何進化的提供了寶貴的見解,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進化是一個修補匠。闡明哪些可行的分子程式已經進化出來,告訴我們生物學上哪些是可能的,以及限制在哪裡,”他說。“利用這些知識,我們可以開始為合成生物學目的進行修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