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可能解釋了月球上的塵埃顆粒如何在月球表面“懸浮”,即使月球上沒有風或流動的水來揚起這些物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一份宣告中說,在最近的一項實驗室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微米級的塵埃顆粒在紫外線 (UV) 輻射或暴露於等離子體(帶電氣體)下可能會“跳躍”幾釐米高。該宣告稱,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研究人員更好地瞭解月球塵埃如何在 月球和其他無空氣天體的廣闊區域 傳輸。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員在宣告中說:“在地球的月球上,這些塵埃顆粒將被揚起至月球表面以上 4 英寸(10 釐米)以上,這使得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五年前的 Surveyor 5、6 和 7 號拍攝的影像中看到的月球‘地平線輝光’,可能部分是由陽光在靜電揚起的塵埃雲中散射引起的。”[照片:NASA 的 LADEE 月球塵埃任務圖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阿波羅宇航員觀察到,月球的“水平輝光”是月球表面上方一道細長而明亮的新月形光芒。科學家認為,這種現象來自散射光線的月球塵埃顆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員說,最近的研究建立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表明“相鄰的塵埃顆粒會產生出乎意料的大量電荷和強烈的顆粒間排斥力”,從而將各種尺寸的顆粒從月球表面抬起。
更重要的是,這項靜電塵埃遷移可能有助於解釋小行星愛神星和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的“塵埃池”的形成,以及土星冰衛星阿特拉斯上光滑表面的形成,這項研究發表在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NASA 月球科學研究所成員徐望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宣告中說:“這種新的‘補丁電荷模型’解決了困擾科學家數十年的塵埃充電和傳輸的基本機制。” “我們預計塵埃顆粒將在整個月球表面以及任何其他無空氣行星天體的表面上靜電遷移和傳輸。”
版權所有 2017 年 SPACE.com,一家 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