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沒有人比勒內·笛卡爾更因其對動物的情感和行為而受到譴責。許多學者將 17 世紀動物只是沒有恐懼、痛苦或快樂的機器的信念歸因於這位法國數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笛卡爾認為,動物的感受,即使存在,在道德上也是無關緊要的,他試圖透過對狗和兔子施以極度酷刑來證明他的觀點。
今天,在社會和科學領域,這些笛卡爾的觀點很少被容忍。相反,科學和哲學中的多個學科已經發展,以更好地理解動物的思想和經驗。新一代的學習者要求他們的課程包括對動物痛苦的關注。科學家們也越來越關注實驗室中動物經歷的疼痛和痛苦如何影響透過動物研究獲得的資料的解釋。
1959 年,對動物疼痛的研究影響的擔憂促使動物學家威廉·羅素和微生物學家雷克斯·伯奇提出了“3R 原則”,該原則強調替代有知覺的動物,用“知覺較弱”的動物或非動物方法,減少研究方案中使用的動物數量和最佳化動物在研究過程中經歷的疼痛和痛苦。《人道實驗技術原理》首次出版 60 多年後,研究人員、審稿人和監督機構仍在繼續依賴這一框架。國家和國際關於研究中使用動物的指南已經起草並不斷更新,以反映對 3R 原則的遵守。然而,如果研究的殘酷性質可以用科學的名義來證明是合理的,那麼 3R 原則允許進行與笛卡爾進行的實驗相似的實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對研究中使用的動物的期望與對人類研究的期望有所不同。儘管人類研究有著痛苦的“科學至上”的歷史,充滿了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能力歧視等不公正現象,但人類研究變得更加合乎道德。公眾對人類研究實踐的憤怒,包括塔斯基吉梅毒研究長達 40 年的美國公共衛生服務研究和紐約威洛布魯克州立學校長達 14 年的肝炎研究,促使國會在 1974 年成立了國家生物醫學和行為研究人類受試者保護委員會。* 在五年內,該委員會發布了貝爾蒙特報告,該報告提出了指導人類研究的基本倫理原則。委員會採用廣泛的正義框架,強調避免實際和潛在危害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涉及無法提供同意或可能因其在社會中的脆弱性而成為目標的個人的研究中。
貝爾蒙特報告徹底改變了與人類研究相關的法規,儘管其呼籲尊重自主權和對正義、仁慈和不傷害原則的義務——“不傷害”原則——在許多方面仍然是理想的。儘管如此,很少有人會質疑其作為倫理框架的重要性,該框架將不傷害和正義置於關於人類研究專案是否應該進行的決策的首要和中心位置。
現在早就應該為動物制定類似的理想框架了。涉及動物的研究實踐必須正視幾個世紀以來的科學發現,這些發現揭示了非人類生物的能力和經驗。
今天,研究動物能力的人們普遍認為,許多物種是有意識的,會感受到劇烈和慢性疼痛和不適,並且會經歷以心理失調形式存在的情感創傷。當實驗室中的動物被囚禁、遭受痛苦的實驗、與家人和同伴分離、被迫進行性活動、暴露於對其自身生命的持續威脅以及目睹對其他動物的傷害時,它們的身體和思想會發生重大改變。在實驗室中,這些傷害累積和成倍增加,在這些環境中,動物沒有真正的機會建立復原力並體驗生活的豐富性。
將貝爾蒙特報告原則擴充套件到動物將為關於研究中使用動物的決策建立公正和不傷害的框架奠定基礎。它還將有助於促進更高的透明度、改進的學術出版標準以及對更可靠和可轉化的人類中心、現代研究方法的更大投資。它還可能有助於招募更年輕和更多樣化的學習者,他們深切關心正義,參與科學創新。在笛卡爾之後四百年,難道不應該了嗎?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2021 年 9 月 16 日):此句子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正對塔斯基吉研究持續時間的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