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嗜胃細菌幽門螺桿菌感染了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雖然有些菌株是無害的,但另一些則與胃炎、胃癌和幾乎所有消化性潰瘍病例有關。現在,研究人員在本週的《科學》雜誌上報告稱,他們發現了一種蛋白質,幽門螺桿菌利用這種蛋白質來利用人體的免疫反應以達到自身目的。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新的治療策略來阻止這種頑固的細菌。
為了使幽門螺桿菌感染髮生,細菌必須粘附在胃壁細胞上。大約十年前,科學家們鑑定出一種名為Lewis B抗原 (Leb) 的分子,這種細菌利用它來實現這一目的。五年後,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BabA的蛋白質,它有助於這種粘附。這項新研究始於一個有趣的觀察,即一種基因工程改造的缺乏BabA的幽門螺桿菌菌株仍然可以粘附到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的炎症胃組織上。然而,這種突變菌株無法附著到未感染者的胃細胞上。瑞典于默奧大學的Thomas Bor¿n和他的同事因此假設,必須存在第二種所謂的粘附素蛋白,它與參與炎症的分子有關。隨後的研究表明,細菌確實與胃細胞分泌的糖分子結合,作為向免疫系統發出的求救訊號,使用的是該團隊命名為SabA的粘附素蛋白。
由於BabA和SabA似乎都是幽門螺桿菌特有的,研究小組推測,新的發現可能被用於對抗這種廣泛傳播的細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合著者Douglas E. Berg表示,研究人員希望“瞭解這些粘附素的工作原理將有助於開發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疫苗,以及治療或減輕其嚴重程度的新藥。” 這種定製的疫苗將優於廣泛使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可能會產生更頑強、耐藥性的幽門螺桿菌菌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