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將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這位已故物理學家的骨灰將與牛頓、達爾文和其他歷史人物的遺骸一同安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斯蒂芬·霍金將與一些其他極具影響力的英國科學家一起度過永恆。

這位宇宙學家和科學傳播者於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他的骨灰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這家著名的倫敦教堂的官員今天(3月20日)宣佈。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主教約翰·霍爾在宣告中說:“霍金教授的遺骸被安葬在大教堂,與傑出的科學家同行們為鄰,這完全是恰如其分的。艾薩克·牛頓爵士於1727年安葬在大教堂。查爾斯·達爾文於1882年安葬在艾薩克·牛頓旁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霍爾補充道:“其他著名的科學家也安葬或紀念在此附近,最近的安葬者是原子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於1937年和約瑟夫·約翰·湯姆遜,於1940年。我們認為,科學和宗教共同努力,尋求解答生命和宇宙奧秘的重大問題至關重要。”

教堂官員沒有具體說明安葬日期。霍金的家人將於3月31日在劍橋大學的教堂聖瑪麗大教堂為他舉行私人葬禮,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霍金在劍橋大學完成了他的研究生工作,並在之後幾十年裡一直以該大學為基地。

霍金徹底改變了科學家們對黑洞的理解,表明這些神秘的物體實際上會發射輻射,因此可以在足夠長的時間尺度內蒸發。他透過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相結合來實現這一目標,這是以前從未有人做過的。(順便說一句,霍金的逝世日期與愛因斯坦的出生日期3月14日,1879年又建立了另一種聯絡。)

霍金在他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還解決了許多其他重大而重要的問題。例如,他和合作者羅傑·彭羅斯假設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一個密度無限的點,類似於黑洞中心的周圍環境。

霍金還在許多暢銷的科普書籍中向公眾傳達了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本質和歷史的不斷發展的觀點。而他完成這一切的同時,還在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稱為盧伽雷病)作鬥爭,這種疾病在多年裡剝奪了霍金的大部分運動功能。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裡,他透過抽搐他的臉頰肌肉來交流,這些運動由一個特殊的感測器捕捉到。

版權所有 2018年 LiveScience.com,一家Purch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重寫或再分發。

Mike Wall has been writing for Space.com since 2010. His book about the search for alien life, “Out There,” was published on Nov. 13, 2018. Before becoming a science writer, Michael worked as a herpetologist and wildlife biologist. He has a Ph.D.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a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science wri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More by Mike Wall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