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分析證實了溫暖海洋與更強颶風之間關聯的理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全球海洋表面溫度一直在上升——根據地區不同,上升了 0.5 到 1 華氏度。去年夏天,兩項研究將這種溫度上升與更強和更頻繁的颶風聯絡起來。 懷疑論者考慮了其他因素,例如自然變異性,但一項新的統計分析表明,只有海面溫度的升高才能解釋這種趨勢。

氣候研究員朱迪思·柯里 (Judith Curry) 和她在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同事研究了 1970 年至 2004 年間全球所有海域的颶風記錄,總共獲得了六個區域 210 個季風期的樣本。他們對這些記錄進行了源自資訊理論的數學測試——所謂的互資訊,它衡量兩個變數共享的資訊量,因此如果它們完全不重疊,則該度量為零。

然後,研究人員查看了海面溫度、比溼、風切變和經度上的風力變化,以瞭解這些變數與全球範圍內日益增多的強風暴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根據今天線上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分析,這一趨勢僅取決於海面溫度。柯里說:“如果你研究單次風暴的強度,甚至特定季節強度統計資料,像風切變這樣的因素可能會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在 35 年期間,風切變或其他因素在全球範圍內沒有出現趨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由於自然週期和任何全球變暖之間存在重疊,海面溫度升高與整體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絡仍然不明朗。 柯里說:“但是,如果你接受全球變暖導致海面溫度升高的論點——而且似乎每個人都接受這一點——那麼就可以很容易地說,全球變暖正在導致颶風頻率的增加。” 她的團隊現在將專注於透過區分 75 年的自然週期和氣候變化,來闡明北大西洋正在發揮作用的機制。 她補充說:“上一個高峰是在 1950 年,下一個高峰是在 2025 年。” “我們只走了一半 [週期],但情況已經惡化了 50% [就風暴而言]。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