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社論上週在《柳葉刀》雜誌上認為,所有5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服用他汀類藥物來降低膽固醇。該文章的建議基於同一期刊發表的27項臨床試驗的薈萃分析,該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他汀類藥物可以顯著降低健康人發生心臟病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且不會帶來重大風險。隨後,《衛報》、《福布斯》和英國《每日電訊報》也發表了文章,讚揚了這項薈萃分析的發現。但根據這些資料,許多專家仍然不相信該藥物的益處大於風險。
毫無疑問,當他汀類藥物被開給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時,它們可以挽救生命。但對於沒有高膽固醇或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的健康人是否也應該服用這些藥物,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爭議的問題。一項被稱為JUPITER的大型臨床試驗於2008年報告說,瑞舒伐他汀(可定)可使健康受試者發生心臟病發作和其他事件的風險降低44%,但專家此後提出了疑問,部分原因是該試驗過早停止,這可能造成了高估藥物益處的效果。當前的薈萃分析旨在幫助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目的是彙集所有可用的證據,”英國牛津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共同作者科林·貝金特解釋說。
在彙總了涉及165,149人的27項試驗的結果後,薈萃分析報告說,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一年後,人們的膽固醇水平降低到預期水平後,發生嚴重血管事件(如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搭橋手術)的可能性比未服用藥物的同齡人低21%。但是,這種結果在健康個體中本來就很少見,因此風險降低實際上轉化為很小的臨床益處——將總體風險從每年4.04%降低到3.27%,差異為0.77%。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世界重大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換句話說,大約130人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一年才能預防一次不良健康結果,而500人必須服用這些藥物才能預防一次死亡。“一旦風險降至非常低的水平,益處就非常小了,”貝金特承認。
專家還對薈萃分析中包含的受試者提出了質疑。儘管該綜述本應旨在評估他汀類藥物對血管疾病低風險人群的影響,但實際上,其參與者中有60%已經患有血管疾病。“為什麼要將患有心臟病的人與沒有心臟病的人混在一起?這真的會誤導人,”倫敦聖喬治大學的心臟病專家考西克·雷說。2010年,雷和他的同事發表了一項關於11項他汀類藥物臨床試驗的薈萃分析,該分析涉及65,229名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受試者,並得出結論,他汀類藥物並不能降低健康人的死亡風險。(透過納入患有血管疾病的人,《柳葉刀》的薈萃分析高估了他汀類藥物的益處:一項亞組分析顯示,在沒有血管疾病的人群中,他汀類藥物每年僅將心血管事件的絕對風險降低了0.4%。)
副作用呢?眾所周知,他汀類藥物會增加出血性中風、肌肉疼痛和其他嚴重(但罕見)的肌肉和肝臟併發症的風險。2012年2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警告消費者,這些藥物還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和記憶力喪失的風險。不過,《柳葉刀》的分析表明,這些副作用的可能性非常低;例如,每2,000名接受治療的人中,只有1人會患上出血性中風。“即使在非常低的風險水平下,益處也大大大於危害,”貝金特說。
然而,一些專家擔心這些發現低估了真正的風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心臟病專家、《內科醫學檔案》主編麗塔·雷德伯格表示,在納入分析的一項試驗開始之前,潛在的受試者服用了幾周的他汀類藥物,以觀察他們的耐受性。如果任何個體出現副作用,他們就不會被邀請參加試驗。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的內科醫生維奈·普拉薩德說,這種型別的預篩選“不是純粹的科學”,因為它使藥物看起來比實際更安全。
還存在資金和偏見的問題。薈萃分析中幾乎所有的試驗都部分由製藥公司資助,而且一些薈萃分析的共同作者也從製藥公司獲得了酬金。儘管這些事實並不意味著結果無效,但《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200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由製藥公司資助的試驗比由獨立組織資助的試驗更有可能報告其產品的有利結果。“要求行業進行自己的研究,就像要求畫家判斷自己的作品是否應該獲獎一樣,”普拉薩德說。“這是另一個值得懷疑的原因。”
即使薈萃分析的結果是準確的,副作用也很罕見,“人們也應該質疑”讓數百萬人服用這些藥物以獲得少量潛在益處是否具有成本效益,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血管醫學專家詹姆斯·廖說。這些藥物的仿製低成本版本是可用的——沃爾瑪出售一個月劑量的低劑量洛伐他汀,售價4美元——但許多消費者選擇更昂貴的品牌名稱選項。例如,2011年,美國人在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上花費了44億美元,在輝瑞的立普妥上花費了77億美元。
那麼,是否應該有更多的健康人服用他汀類藥物?貝金特認為,這樣做可以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因為許多心臟病發作發生在被認為是低風險的人群中。但代價是什麼呢?“有很多人服用他汀類藥物並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好處,而且他們還容易受到許多不良事件的影響,”雷德伯格說。